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宗融

马宗融

1892—1949

现代作家、翻译家。四川成都人。回族。出身小贩。1931年前后入成都德文学校学习,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1918年因参加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的示威游行,被驱逐回国,在上海参加留日学生救国会及《救国日报》发行工作。1919年赴法半工半读,就学于里昂大学。参与创办《工余》杂志。1927年回国。1929年在中法大学任学监,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翻译介绍法国文学,先后发表《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名著。1933年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发表译著四十余篇。1936年月与鲁迅、茅盾、巴金等人发起重组“中国文艺家协会”并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同年冬迁桂林,在广西大学任教。1937年又迁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1939年迁往重庆,任教于复旦大学。1939年1月与李劼人、朱光潜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曾当选为理事。注意回族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回族文化”的命题,并为之奔走,撰写发表文章多篇。宣扬回汉团结,铲除汉奸和内奸,一致抗日。1939年在复旦大学开办垦殖专修班、回民先修班,招收回族青年入学。先后创作有散文集《拾荒》,译作有屠洛涅夫的《春潮》、米博尔的《仓库里的男子》,与李劼人合译左拉的《梦》等。抗战胜利后,与老舍一道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支持学生运动。1946年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加入“大学教授联谊会”,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被复旦大学解聘,迫于生计携家去台北,在台湾大学任教。1948年秋回上海,次年,病逝。

猜你喜欢

  • 阿台王子

    见“阿岱汗”(1210页)。

  • 塔里牙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蒙古语“塔里牙惕”意为“田禾”,“赤”意为“司事人”,《华夷译语》释为“农人”,即“种田人”。指皇室、诸王位下所属种田户及掌管田务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大斡耳朵位下等即设

  • 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

  • 广志绎

    书名。明代游记及西南民族志。6卷。明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浙江临海人,汉族)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内容以游历见闻为主,兼及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政治、风情

  • 太昌

    北魏孝武帝(出帝)元修年号。532年,凡1年。

  • 山丁

    指解放前靠佃租※“山主”土地耕种的瑶族。除了最简单的生产工具之外,一般不占有土地。无论砍山耕种或是建屋所需地基,甚至在河内捕鱼,上山采集狩猎,都得向“山主”纳租。解放前虽有贫富差别,阶级分化很不明显,

  • 缘斯

    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的军事主力,活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

  • 石演芬

    唐朝将领。西域胡人。以战功为朔方邠宁节度兵马使,兼御史大夫,颇得李怀光信宠,收为养子,官至右武锋都将。以李怀光欲联合朱泚共谋反唐,遣属下郜成义密疏于唐廷,事泄,被李怀光执杀。唐德宗嘉其忠义,追赠兵部尚

  • 徒单兀典

    ?—1232金大臣。亦作徒单吾典。女真族。徒单氏。累官为武胜军节度使,驻邓州(今河南邓县)。寻迁中京(今河南洛阳市)留守,知金昌府事,驻洛阳。在邓州、洛阳修城,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剽掠宋境,宋人

  • 陈大六

    ?—1868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作陈大陆。贵州天柱人。侗族。初,为反抗清朝暴政,与姜映芳共同在家乡组织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与龙海宽率兵东进湖南,攻打瓦寨、青溪等地,截断清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