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哈木

马哈木

?—1416

明代初期瓦剌族首领。15世纪初,与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诸部,屡与东蒙古鬼力赤、阿鲁台等作战,争取对整个蒙古的统治权。永乐六年(1408),遣使至明廷贡马,并“请印信封爵”。次年,受明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顺宁王。同年,率军袭破蒙古可汗本雅失里及阿鲁台太师,占领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一带。十年(1412),杀本雅失里,立答里巴为汗。遣使至明廷,表示愿“献故元传国玺”,要求明廷派兵清除阿鲁台,遣还脱脱不花王子,并厚赐本部。十一年冬,拥兵3万东渡饮马河(胪胸河,今克鲁伦河),并派其将奥鲁渡河至漠南哈剌莽来(即广武镇,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北),扬言进攻阿鲁台。翌年,以“骄横不贡”,遭明成祖亲征。六月,兵败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之地,遁走土拉河。十三年(1415),遣使向明廷贡马结好。次年,为阿鲁台所败,旋卒。一说马哈木即蒙文史籍中的巴图拉,出身于札哈明安绰罗斯家族。建文元年(1399),其父浩海太尉为额勒伯克汗误杀后,被封为丞相,统辖瓦剌诸部,尚萨穆尔公主。永乐十三年(1415),为乌格齐哈什哈所杀。或谓洪熙元年(1425),被阿岱可汗击灭。有的学者还认为他即是兀良合惕部者勒蔑六世孙巴噶穆(博汗)。

猜你喜欢

  • 阿昌语

    我国阿昌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使用人口2.7万左右。阿昌语有方言差别。分陇川、潞西、梁河3个方言。不同方

  • 苑支

    见“鸢鞮”(1379页)。

  • 曹寅

    ①晋代匈奴东西曹(贰城胡)首领。贰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人。雁门公曹毂(又作谷)幼子。随父附前秦苻坚。东晋废帝太和二年(367),父卒,部众被分为二,贰城以西2万余落(即户)由兄曹玺统领;贰城以

  • 西平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瓜州西平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瓜州(今甘肃安西县),备回鹘。

  • 遂斤部

    见“坠斤部”(1260页)。

  • 蓝拜

    ?—1665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世居佟佳,以地为氏。天聪八年(1634),任护军参领。从都统阿山略明锦州,复随前锋统领劳萨率兵迎察哈尔部来归,擢都统。崇德四年(1639),以不称职解任。后与萨穆什

  • 伍子胥

    即“伍员”(795页)。

  • 科洛克托衣

    哈萨克族习俗。意为“满月礼”。孩子出生40天后,便要举行庆祝仪式。孩子父母要宰羊烹肉,请亲戚朋友、邻居参加。来宾则须给婴儿赠送衣服、鞋、袜、钮扣、串珠、鹰毛或糖等礼物,并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相聚一起,

  • 汶山羌暴动

    晋元康八年(298),在陕西马兰羌、卢水胡起义的影响下,汶山郡兴乐县(四川松潘北)黄石羌、北地卢水胡人成豚坚、安角、成明石等,因与广柔(四川汶山西南)、平康(松潘西南)、文降(汶江)、紫利羌有仇,遂与

  • 移剌道

    ①金大臣。本名按。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初在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移剌古手下掌军府簿书,右副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爱真才,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大理丞、兼工部员外郎。大定二年(1162),任工部郎中。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