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台

阿台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课八分之一,细民不征。世祖即位,入朝,赐金虎符。后置甲乙籍,籍民丁力,民甚便之。至元十年(1273),进怀远大将军。发粟赈民,救活甚众。僚属始至,必馈以盐、米、羊、什器等,欲使其不扰民。二十一年(1284),进昭武大将军。二十四年(1287),献马500匹助军征乃颜叛军,世祖赐以缴获之乃颜银瓮。翌年入朝,病卒。赐中书右丞,追封永平郡公。谥忠亮。 ②(?—1583) 明代女真首领。喜塔喇氏。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果长子。明万历三年(1575),父被诛,继为古勒山城寨主。十年(1582),乘哈达王台诸子争产夺位之机,与叶赫清佳努等,图报旧仇,攻其子虎儿罕赤,并扰明边。被明御史李松、大将军李成梁追击至曹子谷,再败于大梨树佃子。后依险负固,拥兵自防。翌年春,结蒙古诸部侵掠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开原及辽河等地。李成梁破古勒山城,被杀。

猜你喜欢

  • 贝阔赞

    又作德贝阔赞。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孙,※约松之子。生于雅隆旁塘。13岁父死,开始执政,共18年。在娘麦等地建寺8座,在江孜一带建谢嘎、江孜等5堡,对江孜一代的发展做出贡献。年30左右于娘若香波城(今江

  • 火夺都

    蒙古国将领。唐兀人。以质子从成吉思汗征西夏。后任秃鲁花军(质子军)百户。太宗(窝阔台)朝(1229—1241),都元帅纽颛承制以其为千户,从征四川。世祖时,忽都叛于临洮(治今甘肃岷县),受命以蒙古、汉

  • 乌梁海

    清代民族名。先世为唐代都播(一作都波)等。元代称秃巴、秃巴思。明作兀良哈、乌梁罕。关于其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说:一说为“林木中百姓”,一说为“饲养驯鹿的人”,一说为古代南西伯利亚从事狩猎游牧的

  • 把阿秃儿

    即“拔都鲁”(1364页)。

  • 太兰卫

    见“台郎卫”(649页)。

  • 珠颜勒空

    藏语音译,意“俸粮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管理粮食的机关。设僧俗官员专管发放俸粮,兼放高利贷。

  • 建武

    ①后赵太祖武帝石虎年号。335—348年,凡14年。 ②西燕慕容忠年号。386年,凡1年。③北魏北海王元颢年号。529年,凡1年。

  • 塞北纪行

    书名。一作《边堠纪行》,简称《纪行》。张德辉撰。1卷。作者为真定史天泽幕僚,贵由汗二年(1247)应忽必烈之邀赴漠北,归后录其沿途亲身见闻,撰成此书。记大漠南北蒙古人风俗人情甚详。西方学者较重视此书的

  • 都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强。

  • 长宁安抚司印

    羌族土司官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长宽各7.9厘米,厚1.9厘米,椭圆形长把钮,连柄通高10.2厘米。重1250克。印文前半部为汉字篆刻朱文,后半部为满文朱文,文曰:“长宁安抚司印。”印背钮右侧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