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古柏

阿古柏

1821—1877

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街头舞师),后经妹夫塔什干阿奇木纳尔·穆罕默德帮助,取得玛赫拉姆(传令官)、“胖色提”(五百人长)、阿克麦吉特(彼罗夫斯基要塞)伯克等职位。因拥立毛拉汗有功,被任命为“沙哈瓦尔”(宫廷主事)及要塞库拉玛的长官。咸丰十年(1860),应召赴塔什干协助浩罕的讷克布伯克抗击沙俄入侵。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受茂拉艾力木库勒派遣,拥布素鲁克侵入新疆,先后占领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地,残酷迫害新疆各族人民。六年(1867),在喀什噶尔拼凑“哲德沙尔”(意为七城)汗国,自称“巴达吾来特哈孜”(或作“毕条勒特”),意谓“洪福之王”。为扩充个人势力,曾迫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首领思的克出亡,监禁布素鲁克和卓,并以赴麦加朝觐为名将其逐出新疆,毒死迈买的明和卓及其弟克汗条勒,暗中与沙俄等勾结。同年,复谋投靠土耳其苏丹,获“艾米尔”封号。九年(1870),侵占吐鲁番,窜犯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强化宗教统治。十一(1872)和十三年(1874),相继与俄国、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中国主权,以换取两国政府的政治、军事支持。光绪三年(1877),由于受到清军沉重打击,内部互相倾轧,在库尔勒被部下击毙。残众由其子伯克胡里带领逃入俄国。

猜你喜欢

  • 萧公弼

    见“萧辅道”(1998页)。

  • 二税户

    辽金时期身份较低的一种民户。辽代二税户有两种:辽初契丹主经常对中原及渤海等族用兵,往往把战争中掠夺来的生口分赐贵族勋臣,大至一二州,少亦数百人,建立头(投)下州县统之,使沦为奴婢。这些头下奴隶在辽圣宗

  • 海兰

    1622—1655清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之孙,镇国公韩岱长子。顺治二年(1645),封奉恩将军。六年(1649),封三等辅国将军。八年,晋封辅国公。十二年二月卒,谥悫厚。

  • 温宿

    ①西域古国名。王治温宿城(今新疆乌什县境)。西汉武帝(前141一前87年在位)时有户2200,口8400,兵15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军、译长各2人。属西域都护。土地物类均与

  • 勘契仪

    见“勘箭仪”(1984页)。

  • 播州

    古地名。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柯郡。唐贞观(627—649)中,改播州,治所在今遵义市。宋大观(1107—1110)中,置遵义军。嘉熙三年(1239),置播州安抚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为宣

  • 莲花生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密咒高僧。又作莲花生。梵语名“贝玛桑菩哇”,藏语称“贝玛琼内”,意译“莲花生”。因曾以规范师(阿阇黎)身份为吐蕃剃度僧人,故又称“规范师莲花生”。乌仗那(在今巴基斯坦境)人。由寂护推荐

  • 吉贝

    亦称“古贝”,源于梵语,意即棉花。我国华南和西南民族地区很早就种植多年生棉,《岭外代答》:“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魏人孟康注《汉书》:“闽人以绵花为吉贝

  • 昙谛

    ?—453十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高僧。祖籍康居。原姓康。后移居中国,世居吴兴。父彤,尝为冀州别驾。谛10岁出家,学不从师,悟自天发。博览经籍,识见广大。初于虎丘寺讲《礼》、《易》、《春秋》各7遍,《法华

  • 民国镇宁县志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4卷。民国时期胡翯(号羽高,贵州三都人,汉族)等纂。成书于1947年。是志在(光绪)《镇宁州志》基础上,增补民国以来的采访材料而纂成。共16篇。卷一为志首、地理、前事;卷二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