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兰巴

阿兰巴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藏绒上部地区,为18世纪后藏三个军官世家之一。家族成员中身致通显者有:达阳台吉班丹旺结,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占领西藏期间,曾助受难之颇罗鼐。雍正六年(1728)任后藏代本,指挥颇罗鼐在藏绒的军队,奉命率千余名藏军攻拉萨,十二年(1734),清廷授札萨克头等台吉,乾隆九年(1744),防御准噶尔侵扰,受清廷奖赏。其子让巴哇若丹、孙衮布达吉亦依次袭代本职。咸丰八年(1858),此家族成员噶件让巴被派往三十九族地区,同年授台吉印信。让巴哇拉旺夺结于同治十年(1871)任代本,因反对班垫顿珠的未遂政变,受驻藏大臣奖赏,约光绪四年(1878)升任噶伦。七年(1881)与噶伦拉鲁赴日喀则调查反对驻藏帮办大臣维庆事件。十四年(1888),英军侵略西藏,被派往帕里管理军队粮饷。此外尚有索南衮夹于宣统二年(1910)任噶伦,1924年被赐予台吉头衔;南杰旺秋历任宗本、噶仲、噶准等官职。

猜你喜欢

  • 龙汉璿

    宋代南宁州首领。南宁州人。雍熙二年(985)八月,自称权南宁州事蕃落使,遣牂柯诸州首领赵文桥率族众百余人入朝贡方物、名马,并献后蜀孟氏所给符印。太宗授以归德将军、南宁州刺史。端拱二年(989),贻书五

  • 社田

    清雍正朝规定住在平原、浅山地区高山族村社所保留最低限额的耕地。清统一台湾后,大陆移居台湾之人日增,不断侵垦高山族土地,为了避免发生纠纷和保证高山族的耕地面积,雍正五年(1727),朝廷根据巡台御史尹秦

  • 吐奚爱弼

    见“古弼”(439页)。

  • 萧括宁

    见“萧韩家奴”(2002页)。

  • 翁木

    见“做水鬼”(2072页)。

  • 榆林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16个洞窟中有47条题记,139行,840余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写。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有年款者3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烧香求福

  • 拓跋乞梅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代宗时期(762—779)任静边州都督府属下思乐州刺史。唐欲隔绝党项与吐蕃的联系,采郭子仪议,将党项诸部内迁,其部迁于庆州一带,陇山(六盘山)以东,称东山部。唐永泰元年(765)曾

  • 也速

    元末将领。蒙古族。太尉月阔察儿子。初任宿卫、尚乘寺提点、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随丞相脱脱南下镇压徐州芝麻李起义军,献策以巨石炮攻城,以功授同知中政院事。从父战淮西,援安丰,攻濠州;征淮东

  • 高昌馆课

    见“高昌馆来文”(1919页)。

  • 明阿特部

    清代乌梁海部落分支名。一译明噶特部。初居阿尔泰。后为准噶尔部兼并,被编入其二十四鄂拓克,迁住雅尔(原苏联境内乌尔扎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举部附清,被置于呼伦贝尔。继逃遁,令隶札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