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阐化王

阐化王

明朝授予西藏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的封号。洪武(1368—1398)初,遣使招谕卫藏,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帕木竹巴地方元故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为番推服”,明廷准其一仍旧职,并赐玉印、彩币。六年(1373),章阳沙加监藏遣属下首领锁南藏卜入朝,贡佛像、佛书、舍利。卒后,明廷授其徒锁南扎思巴噫监藏卜为灌顶国师。二十一年(1388),上表称病,举弟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即扎巴坚参,1374—1432)代职,获允。二十七年(1394),吉刺思巴监藏巴藏卜遣使入朝,献甲胄、罽缨等方物。永乐四年(1406)二月,复遣使入贡。三月,永乐帝遣使入藏,封其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螭纽玉印(原件今存)、诰命,白金500两,绮衣3袭,锦帛50疋,巴茶200斤,彩绢100疋。五年、十二年(1414),与※护教王、※赞善王、※阐教王、必力工瓦国师及必里、朵甘、陇答诸卫、川藏等地政教首领,受朝命率百姓复置驿站,以通往来。自是,西藏至内地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无虞寇盗。永乐帝为嘉其诚,先后遣中官杨三保、戴兴赏赉其王佛像、法器、袈裟、禅衣及绒绵、彩币等,宣德二年(1427),明廷复命中官侯显往赐绒绵、彩币。正统五年(1440),吉刺思巴监藏巴藏卜卒,自后承袭阐化王封号者有吉刺思巴永耐监藏巴藏卜、桑儿结坚昝巴藏卜、公葛列思巴中奈领占坚参巴儿藏卜、班阿吉江东扎巴、阿往扎失扎巴坚藏参、札释藏卜等。万历(1573—1620)间,对原阐化王封号加称“乌斯藏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其后,终明之世奉贡不绝。

猜你喜欢

  • 龙龛手镜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

  • 达旺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三十二措(定)的头人共同组成。决议涉及整个门隅地区利害关系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使之统一认识,协调行动。

  • 夜落隔归花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

  • 天授礼法延祚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 辖里尀

    又记作“瞎里尀”、 “��里尀”(“尀”,读若“颇”)。契丹语,意“请时”。契丹族对中和节(二月一日)和三伏节(六月十八日)的称谓。契丹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为国内两大姓,

  • 石堪

    ?—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原为田氏子,以功被后赵主※石勒收为养子,遂从石姓。太和元年(328),统兵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收降晋龙骧将军王国、南阳都尉董幼,破寿春,迫祖约奔历阳,掠寿春

  • 苻雄

    ?—354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元才。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前秦开国主※苻健之弟。善兵书,多谋略,礼贤下士。曾率军自潼关八至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助兄健进据关中。东晋永和七年(351),兄

  • 文海杂类

    见“文海”(386页)。

  • 骁骑校

    清代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设,初名“代子”,后称“分得拔什库”,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称“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变。

  • 在官闲田制

    辽代募民耕种闲散土地的一种制度。统和十五年(997),辽募民耕种滦河流域的空旷土地,十年内不交租税,是为在官闲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