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子

长子

①地名。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一年(386),西燕尚书慕容永挟西燕主弃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出,途中相继杀燕主慕容��、慕容瑶、慕容忠,自立为大单于、河东王。十月,进据长子,称帝,改元中兴。十九年,为后燕所败,城破,被杀,西燕亡。②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四等。沿袭古代家长子之称。顺治十年(1653),增置于多罗郡王之下,以合十二爵。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原十四爵基础上又确立功封罔替、恩封递降之制。凡属功封者,宗人府于勋旧郡王中以其应封嫡子汇题,经奉特旨始行封授者,即称长子,取长子承重之义,待袭郡王,俾世袭罔替。长子,正妻封夫人,又封侧室二人。例以其夫人所生一子初封为一等镇国将军,夫人余子初封为二等镇国将军,侧室所出之子初封为一等辅国将军,别室所居妾媵之子初封为奉恩将军。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箭,以优、平、劣决定其应封、应降或停封,名曰考封。清初定制,郡王一子封郡王,出现父郡王未卒,子郡王已出。此爵立,属因时制宜的过渡之爵。此外,于游牧蒙古、回部(维吾尔族)、藏族中,清廷亦择其多罗郡王之子,各立为长子,待袭该郡王原爵。

猜你喜欢

  • 如底阿郭

    即“都龙光”(1815页)。

  • 白头山天池

    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上白头山巅之火山口湖。湖面海拔2155米,面积9.2平方公里。湖水由北部缺口闼门流出,为松花江的源头。满族统治者在《满洲源流考》中以此池为背景,依传说描述其始祖布库哩雍顺,是三仙女下

  • 火州

    见“高昌”(1907页)。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

  • 中英新订藏印条约

    1904年英军上校荣赫鹏强迫噶尔丹寺长罗生戛尔曾等签订非法的《拉萨条约》,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政府不予批准,为挽回主权,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派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等赴印度加尔各答,与英专

  • 中俄恰克图条约

    继《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之后续订的界约。《布连斯奇条约》签订后,俄国声称其中个别条款与原议“不完全相附”,拒绝接受,复经两国全权使臣会商,于雍正六年(1728) 6月25日在恰克图签订此约。也称中俄《喀

  •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

  • 克特缅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沙俄扩张主义分子借口追击哈萨克阿勒班部首领塔扎别克,自穆扎尔特达坂,经恰尔科特苏河谷,径趋伊犁西部克特缅村,谋据为

  • 罗插普喇山

    见“西倾山”(698页)。

  • 海兰泡事件

    沙俄侵略军屠杀中国边地居民的事件。海兰泡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瑷珲地区五道霍洛对岸,为精奇里江口西岸及黑龙江北岸所夹的半边盆地。原是中国领土孟家屯和黄河屯。1856年,沙俄以武力强行占领,改为乌斯特(结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