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金溶

金溶

清朝官员。字广蕴,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回族。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以刑部员外郎擢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帝即位,诏征直言之士,曾上疏陈安民五事,主张轻徭薄赋,守官应以民事为重,巡狩应尚俭朴,并提出富民即富国的主张。乾隆九年(1744),湖广总督孙嘉淦被处罚修顺义城,他进言谏阻,谓恐因此引起其他督抚为预作受罚之计,而相率贪污,以违帝意,被革职。不久,复授福建漳州知府。任内,惩治地方恶吏,深受人民爱戴。十三年(1748),福建大旱,米粮昂贵,其办理严粜,民情趋于安定。重视文治,修补文庙乐器,增加书院经费。后调任台湾道道员,补陕西省盐驿道,并代理布政使、按察使职务。调浙江粮道。后与巡抚陈学鹏不协,告老归家,卒年73。

猜你喜欢

  • 海忠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字靖堂。道光六年(1826),任承德府知府,逾4年,擢热河兵备道。著有《承德府志》80卷。

  • 格崩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佩戴的一种头饰。早年为天然竹条简单加工而成的环状器,罩在前额,起到方便劳动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随着纺织业的出现和金属的传入,男子格崩改用布料,即将长条状的布盘在头上,老年尚黑色

  • 社寮

    见“公廨”(324页)。

  • 萨里木吉

    鄂温克族婚礼仪式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告别宴”。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旧时姑娘出嫁由女方族人和亲友送往,当天留住男家,翌日清晨,新婚夫妇在蒙古包内宴请参加婚礼的亲友,当宴会临近结束时,由坐首

  • 黄少卿

    唐代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一带)僚人起义首领。邕管羁縻西原州黄峒人。壮族(时称僚人)。贞元十年(794),与第黄少高等在黄峒一带聚众反唐,率众围攻邕管经略使所在地。又挥师攻陷钦、横、浔、贵4州,并遣其

  • 后凉灵帝

    见“吕纂”(776页)。

  • 恒河之流

    书名。也称《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史略恒河之流》,蒙文蒙古编年史。清内蒙古乌珠穆沁旗衮布札布撰。雍正三年(1725)成书。1909—1910年间,俄国扎姆察拉诺从内蒙古阿巴嘎旗获完整的手抄本后,藏于圣彼得堡

  • 胤禛

    1678—1735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原名允祯。康熙帝※玄烨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帝征噶尔丹,统率正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进封

  • 崖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置于崖壁或崖穴安葬。主要分布于川、黔、湘、鄂、桂、滇、粤、闽、台、浙、皖、赣、陕等省区。其年代上限可能至夏朝,下限一般至明、清。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和台湾省某些高山族群体中至今仍有此葬俗。

  • 内蒙古人民自卫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