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释迦也失

释迦也失

1354—1435

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僧,即著名之大慈法王。蔡贡塘人。※宗喀巴著名大弟子之一,是黄教与明朝建立关系的开创者。早年为宗喀巴之司膳堪布,常随侍左右,以善学好问,颇得佛教要义。永乐六年(1408),明成祖遣使迎请宗喀巴,宗喀巴因身染重病,命其代表赴阙。十二年(1414),抵南京,获成祖隆重款待和厚赐。受命建寺,召募僧众,举行大法会,为成祖祝寿祈福,为帝授长寿灌顶。次年,封“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赐诰命。奉旨赴蒙古、五台山等地游历传法、建寺收徒。后返藏,成祖赐以写有成祖御制赞的赤字版《甘珠尔经》108函,是为西藏今存最早的藏文雕版印刷品,现存色拉寺,被藏族视为珍宝。雕版印刷技术从此正式传入藏区。返藏于十七年(1419)创建色拉寺,为拉萨三大寺之一。宣德九年(1434),应宣宗之邀,2次赴内地,居北京法渊寺,奉命讲经传法。其间增建了法渊寺佛殿、佛像,并赴蒙古、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建寺传教。五台山的圆照寺、青海民和灵藏寺均为其所建,是为内地首批黄教建筑。宣宗封其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皇帝所赐缂丝大慈法王绣像,至今仍存色拉寺。次年返藏,卒于青海民和县转导乡转导村之佐莫卡,一说死于北京法渊寺,后移灵骨于青海佐莫卡。明帝敕建弘化寺于此。

猜你喜欢

  • 大勖进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奉文王命朝唐,获厚遇,唐玄宗于内殿宴饮、授官、赐袍带,留作宿卫。

  • 陈甫

    见“耶律庶箴”(1320页)。

  • 秃发武台

    ?—414?十六国时期南凉太子。又作秃发虎台。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廓及湟水流域一带)鲜卑人。秃发氏。秃发傉檀子。南凉嘉平元年(408),立为太子、录尚书事。四年,奉命拒击吐谷浑树洛

  • 朵郎吉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刺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 拓跋晃

    428—451北魏皇太子。字天真。鲜卑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长子,为贺夫人所生。太武帝延和元年(432),立为皇太子,寻父东征北燕和龙(今辽宁辽阳市),命录尚书事。太延五年(439),父西征凉州,诏为

  • 五月斗争

    延边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1930年5月1日,龙井朝鲜族工人,在延边党组织领导下,首先举行同盟罢工,接着20余所中小学罢课,附近各县农民纷纷响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声讨其罪行。举行游行示威

  • 杨广香

    ?—481南北朝时期阴平国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之族弟。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后仇池国灭后奔魏。升明元年(477),与魏合兵攻杀武都国主杨文度。以阴平(今甘肃文

  • 南岛语系

    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岛屿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上。西至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洲以西的复活岛,北至台湾和夏威夷岛,南至

  • 无上可汗

    契丹最高首领称号。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孙万荣不堪武周官员凌辱,举兵反武周,拥兵数万,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称“无上可汗”。翌年,武则天以20万大军讨平之。契

  • 烧钞

    元代指将破损之昏钞(烂钞)焚毁。大都(今北京)及诸路交钞库(又称行用库)按户部所定昏钞倒换体例,以料钞(又称新钞)易昏钞,所换昏钞加盖印讫退入库。每季各路令纳课正官解赴省部或行省烧钞库焚毁,由行者或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