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郎坦

郎坦

1634—1695

清朝将领。又作郎谈。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内大臣武拜之子。年14任三等侍卫。顺治六年(1649),迁二等侍卫。大同总兵姜挐叛,奏命随端重郡王博洛讨之,以功进一等侍卫。八年(1651),以造言构衅,获罪革职。后复一等侍卫。康熙二年(1663),代管佐领,迁护军参领。从定西将军图海以立垒围等手段围剿以川鄂为根据地的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部起义军,追李来亨等于湖广茅麓山。十三年(1674),擢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后调本旗满洲副都统。二十一年(1682),率兵沿黑龙江侦察沙俄军窃踞之雅克萨(前苏联斯科沃罗丁诺以南,时为中国领土)形势,继筹划抗击沙俄侵略。二十四年(1685)正月,以副都统衔随彭春进师雅克萨,击杀俄将托尔布津。后以中俄决定议和撤兵。是年冬,沙俄军复踞雅克萨。二十五年,往会同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围雅克萨并参赞军务,斩杀沙俄军首领阿列克谢。奉玄烨命撤兵,还宁古塔。擢正白旗蒙古都统。二十八年(1689),从索额图等至尼布楚与俄罗斯议界,参加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三十一年(1692)正月,授安北将军,驻防大同,以御准噶尔部噶尔丹进犯。寻擢领侍卫内大臣兼火器营总管,列议政大臣。三十二年,授昭武将军,率兵驻甘州。三十三年三月,移宁夏,侦噶尔丹及策妄阿拉布坦。三十四年五月,受命往盛京察视边隘。以疾卒。

猜你喜欢

  • 乞里吉思至外剌站道

    元代驿路名。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二十日,令中书省定拟乞里吉思至外剌站道为六站。即:一、乞里吉思站,又作吉利吉思站,地在谦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二、帖烈因秃站;三、四、兀儿速即乌斯部,地在吉

  • 恩克跌儿歹成台吉

    见“永邵卜大成台吉”(640页)。

  • 伊实左卫

    见“益实左卫”(1945页)。

  • 多兰回子

    见“多伦人”(849页)。

  • 玛鲁克

    珞巴族巴达姆方言音译,意为“迎亲战斗”。珞巴族婚姻仪式之一。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以南的珞瑜地方。在比较富有的家庭联姻时,男女双方选定结婚日期后,由男方全副武装的男子背着大米、酒和各种肉类,向女方家进发

  • 料令

    瑶语音译。亦称“班律”,俗称“石牌法律”。解放前广西大瑶山瑶族各个石牌组织(有以村寨为单位或若干村寨联合组成)制定共同遵守的法律条文。各个石牌组织所制定的条文多少不一,少则数条,多则十数条。条文虽简,

  • 伊喜洛桑丹贝贡布

    1760—181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为济龙呼图克图八世。生于博窝麻勒觉村。5岁确认为济龙洛桑白登坚赞之转世。次年,于康区之巴学寺坐床。朝廷赐印信,准其袭封。乾隆三十六年(1771),赴京朝觐

  • 平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

  • 开州教案

    贵州开州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同治元年(1862)正月十五日,开州夹沙龙地区人民祭龙灯欢庆节日。法国传教士文乃耳以教民信仰天主为由,令教民拒不参加节日庆典。群众与教民发生冲突。知州戴鹿芝以破坏礼俗为由,

  • 哈柯文化促进会

    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文化组织。全称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会长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成员多来自哈、柯两族。初成员多为部落和宗教上层,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