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邦波

邦波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民鸟”或“丁珞”,后者意为“近处的珞巴”,现改称“阿迪”。据传,与※博嘎尔部落同为阿巴达尼第三子后裔,包括邦庸、邦兵、邦哥、邦日、达根、岗杜、依腰、布吉、莫格、岗日、格钦等氏族。分布在米林以南的喜马拉雅山中。男子头戴用藤条编成的有沿帽,穿羊毛织成的短袖上衣,长仅及脐部。腰左侧挂刀,刀鞘用竹篾编成,亦挂箭筒及烟袋,因常嚼烟叶,牙齿发黑,下身蔽以猫皮或布。旁邦妇女挂红、蓝、白色串珠,一般5—6串,多的达15至20串,头后边挂两个直径约2寸的圆铜片,下身穿长及膝的裙子,里挂3寸左右的梯形小铜片,走路时叮当作响。与藏族、博嘎尔部落均有传统的贸易关系。

猜你喜欢

  • 阿娇如都洛布尔

    一种夜间祭祖仪式。鄂伦春语音译,“阿娇如”,意为“祖先”;“都洛布尔”为“夜间祭祀”之意,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人过去信萨奉满教,相信人死后能成神,称为“阿娇如博如坎”(祖

  • 智藏

    见“阇那崛多”(2105页)。

  • 康村

    藏语音译,旧时藏族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中扎仓下面,依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如甲绒康村,即是大小金川来的僧人之学舍,别地区来的僧人不能加入。其主持人称格根(意为长老),设1人,候

  • 妙法莲华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

  • 哈儿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哈尔萨卫。嘉靖(1522—1566)间设。

  • 凤全事件

    巴塘地方残害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事件。英军侵入西藏,清政府为防其侵扰川边,遂筹开垦实边,练兵,以资抵御。光绪三十年(1904),令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由拉萨移驻察木多,经理川边。巴塘正、副土司及丁林寺喇嘛等所

  • 罗卜藏车凌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罗卜藏策楞。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四世孙。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妹夫(一说姐夫)。初隶准噶尔。雍正九年(1731),因不满噶尔丹策零统治,与避居准噶尔之青海罗卜藏丹津

  • 卡伦

    清代所设的兵防哨所。①边地卡伦,置于东北、蒙古、新疆等要隘处所,设官兵守望,以时传报要情。平日,登城了望;紧急时或阴晦天,令分遣远哨。其官兵,各隶相关地区的将军、大臣,由其派员加以巡查。乾隆(1736

  • 博托洛克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女。绰罗斯氏。康熙五十三年(1714),嫁※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为妻。六十年(1721),夫被策妄阿拉布坦杀害后,又被配与辉特部首领卫征和硕齐。因改嫁时身已有孕,故后

  • 蛮左

    南朝至隋时对聚居“左县”诸少数民族的习称。又称“左”或“左人”。分布在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当时宋、齐多在西起荆州东至南豫州各郡诸蛮聚居区置县,称“左县”,居民称“蛮左”。《宋书·州郡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