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斯语支

通古斯语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支之一。早期的分类法,只包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语(旧称索伦语)、鄂伦春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较新的分类法,在本语支内再划分两个次语支。西伯利亚次语支(又称埃沃基次语支),包括上述的几种语言;黑龙江次语支(又称那乃次语支)包括中国境内的赫哲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盖语、奥罗奇语。但也有人认为那乃语、赫哲语等语言应划为一个独立的语支。通古斯语支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塔河县,讷河县、嘉荫县、同江县、饶河县,俄罗斯联邦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基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以及蒙古国的巴虎地区。使用人口约5万,其中中国约2万。语支的特点:元音分长短,一些语言中,复元音只出现在供词里。元音和谐律比较严整。大部分语言中,只有软腭部位的塞音、擦音,设有小舌部位的塞音、擦音。辅音结合时,有大量的逆同化现象。格的数目多。有整齐对称的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和反身领属附加成分,而且广泛地使用。动态有人称形式,人称附加成分来源于共同满—通古斯语的人称代词。动词使动态和被动态的附加成分,在语音形式上可以区分。在句子结构里,有的结构成分之间在人称和数上存在着互应关系。在主从复句中,从句主要依靠作谓语的动词形动形式和别动形式粘附有关的附加成分和主句连接。

猜你喜欢

  • 野蒲甘卜

    西夏将领。一作也蒲甘卜。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夏光定十二年(1222)四月,蒙古军入河西,率所部降成吉思汗,其军隶蒙古军籍,其仍授千户主之。后奉旨同所管河西人,从太师木华黎出征,以病卒。

  • 昂吉儿

    ?—1295元朝将领。一作昂吉。本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随父野蒲甘卜降蒙古。父死,袭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从征淮南,率河西军加固信阳(今河南信阳南

  • 唐征高丽

    唐对高丽的多次用兵。始于贞观十八年(644),经太宗、高宗两朝,前后持续凡25年。隋亡唐兴,唐高祖下诏与高丽“修好”,一度改变隋与高丽交恶20年的局面。及唐太宗继位,于贞观五年(631)派人前往高丽收

  • 元宝炬

    507—551西魏皇帝。535—551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母汉人杨氏。正始(504—508)初,坐父罪,兄弟皆幽宗正寺。延昌四年(515),宣武帝卒,得昭雪。

  • 清修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寺址位于西安市西门内化觉巷,又名化觉巷清真寺,因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东,故又称东大寺。西安为唐京都,外国使者、商人来此朝贡经商者很多。许多伊斯兰教徒留居于此,为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

  • 晟丰祐

    817—859唐代南诏第十世王。又作劝丰祐、丰祐。乌蛮,姓蒙氏。劝利晟之子(一作※寻阁劝子;劝利晟弟)。史称果敢,善抚众。长庆三年(823,一作长庆四年),劝利晟卒,嗣位。穆宗使京兆少尹韦审规持节临封

  • 曲哇仁波且·洛桑旦贝坚赞

    1581—1659明末清初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隆务·夸木加之次子。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从曲结仁青三主出家为僧。虔信米拉日巴,长期闭门修行。二十八年(1600),由卓尼曲结桑吉坚参授具足戒。三

  • 冯素弗

    ?—414十六国时期北燕将领。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北燕创建者※冯跋弟。初附后燕慕容熙,为侍御郎。以熙为政暴虐,为避祸,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后燕建始元年(407),随兄起兵攻杀熙

  • 常顺

    见“长顺”(363页)。

  • 大乘司徒

    明代世袭藏族僧官。清顺治九年(1652),归诚,仍授原职。颁给印信一颗,无号纸,住牧四川雅州府(治今雅安县)城外宏化寺。不管地方番民,未认纳税银粮马。嘉庆(1796—1820)间,张世禄任大乘司徒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