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述律平

述律平

879—953

即淳钦皇后。小字月理朵。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妻。先世回鹘人。生于契丹右大部。父月碗为遥辇氏部落联盟阿扎割只(官名)。907年,阿保机称帝时尊为地皇后,神册元年(916),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行兵御众,常预军事。选精锐20万骑置属珊军,亲掌之。开国初,助阿保机平定诸弟之乱和原部落七首领的反叛,并率军大破室韦。重视使用汉人,曾力劝阿保机礼待幽州使臣韩延徽,擢其为谋士,命主持建牙开府,筑城廓,立市里,妥善安置汉人,为契丹发展做出贡献。继在阿保机南攻幽州,西灭渤海中皆参预谋略。天显元年(926)七月,阿保机卒后,称制,权军国事。为镇摄诸将,斩杀百余人,云:“为我见先帝于地下”(《资治通鉴》卷275)。并自断右腕入柩,权作身殉,朝野乃称“断腕皇后”,在义节寺建断腕楼,树碑以纪。次年,排众议,极力压制长子耶律倍,主定次子耶律德光继皇帝位(即辽太宗)。是年十二月,受尊皇太后。会同元年(938)十一月,上尊号“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大同元年(947),太宗德光卒军中,闻随军将臣拥耶律倍子兀欲即皇帝位,怒曰:“岂得立逆人之子为帝乎?”(《契丹国志》卷4)遂遣三子李胡率兵抗击,兵败泰德泉后,亲领兵讨伐,列兵于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与兀欲对抗,后因兵士多投兀欲,罢兵。兀欲即位后(辽世宗),以“复有异谋”之罪被幽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应历三年(953)六月卒。当年十一月,葬祖陵(祖州西北)。谥“圣元神睿贞烈皇后”。辽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更谥“淳钦皇后”。

猜你喜欢

  • 撦力克

    见“扯力克”(1054页)。

  • 八鲁加

    门巴族男性戴的帽子。门巴语音译,意为“黑顶帽”。帽呈筒形,其形制是平顶为黑色氆氇呢,帽筒身为红色氆氇呢,帽的翻沿为黄褐色绒、并设“V”形缺口,用蓝布绣裹沿边。戴时其缺口置额前偏左。流行于西藏门隅北部地

  • 教化三部长官司

    哈尼族土司。隶临安府。因所属三部之一名教化山,故又称为教化山部。明天启《滇志》: “教化三部长官土官荞乍,和泥人,洪武(1368—1398)中授副长官,传至张泽未袭,土舍张德胜用事,子张明听袭。”道光

  •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

  • 越质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越质”初为部落之号,后以为氏。原居于平襄(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晋太元十三年(388),越质叱黎为西秦乞伏国仁破于平襄,其子越质诘归、弟之子复半及部落5千余人被俘。降西

  • 北魏出帝

    见“元修”(227页)。

  • 完者都

    1240—1298元朝将领。钦察人。哈剌火者之子。以骁勇著称。宪宗六年(1256)从军。九年,从忽必烈攻宋鄂州(今武昌)。中统三年(1262),随军讨李璮于济南。至元四年(1267),从万户木花里略地

  • 唎咧

    海南岛五指山区黎族一种传统乐器。以数节尾细山竹管杆大管套细管制成,头尖尾大,共8节,长约7寸。首节为吹音小管,吹奏时含在咀里,第二节下方开一音孔,3~8节上方各有一个音孔。能吹奏出各种欢快动听的曲调,

  • 东山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的党项羌部,因其居陇山(今六盘山)以东,故

  • 海青牌

    元朝乘驿凭证之一种。又称海青符。有海青金牌、海青银牌之分。因牌上铸有海东青图像,故名。牌呈圆形,故又称※圆牌或圆符。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凭海青牌乘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