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鲁噶

达鲁噶

蒙古语音译。由蒙元时期掌管军事、民政重要事务之※“达鲁花赤”(镇守官)演变而来。现代蒙古语意为“首长”或“首领”。为蒙古准噶尔等部管理鄂拓克军务、民政的官员。有时也用来称呼构成鄂拓克的下层单位头目,如十户长或族长等。战时为十人之长,指挥兵丁作战,军制上称阿尔班,为最基层的单位。平时维持治安,掌管十户的户籍,执行法令等。由苏木章京从兵丁中选任,报旗札萨克备案。无官吏待遇。

猜你喜欢

  • 郭不离

    一作郭离。契丹语,意为“沙袋”。※契丹行刑时所用器物。《辽史·刑法志》称:辽“穆宗(951—969年在位)时制。其制用熟皮合缝之。”“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有重罪者,将决以沙袋,先于脽骨之上

  • 屈利啜

    见“屋利啜”(1771页)。

  • 适鲁

    见“耶律室鲁”(1317页)。

  • 安济哈雅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玛纳斯县西。以饶水草,宜耕牧,旧为准噶尔部噶勒藏多尔济侄扎纳噶尔布驻牧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扎纳噶尔布因受阿睦尔撒纳宰桑呢吗蛊惑,杀噶勒藏多尔济,与呢吗等合兵,自其地移居

  • 大人之国

    见“长狄”(363页)。

  • 把塔木儿

    ?—1472明哈密右都督。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外甥。畏兀儿人。一说系※卜列革女之子。天顺四年(1460),忠顺王卜列革卒,无嗣,众头领欲拥其嗣位,王母※弩温答失里以臣不可继君位,不允。自是国内无主,众益

  • 大首领部族军

    契丹王朝的一种军队。由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辽史·兵卫志》称,“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著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余兵为部族根本。”是军

  • 杂字

    西夏常用分类词语集。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1)西夏文本,编者佚名。一为刊本,蝴蝶装,页面26.5×18.5厘米,前后皆残,存30面。以天、地、人分为三品,每品又分为若干小类。天品存雷、闪、霹、云、雪、

  • 忽失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作呼济河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300里有呼济河。

  • 大虔晃

    ?—871渤海国第十二世王。※大彝震弟。唐大中十一年(857),彝震病故,权知国务。次年二月,唐册之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在位时,对内部矛盾重重的唐王朝仍谨守臣节,维持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