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

?—425

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又名屈孑(亦作屈丐),意为“卑下”。族属铁弗匈奴。匈奴右贤王去卑裔,※刘卫辰第三子。因先祖尚汉室女,故以刘为姓,称刘勃勃。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本部为北魏拓跋珪所败,父被部下杀害后,辗转逃依后秦姚兴。受重用,获宠遇,拜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常参军国大议。改安远将军,封阳川侯,助岳父没奕于(干)镇高平。后封安北将军、五原公,掌三交(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市西)五部鲜卑等2万余落,镇朔方。安帝义熙三年(407),怨后秦与魏通好,举兵反秦,掠柔然所献马匹8千,袭杀没奕于,并其众,势盛,众至数万,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自以夏后氏苗裔,建国号大夏。以兵破鲜卑薛干等3部,攻后秦三城(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以北诸戍,掠岭北,败南凉秃发傉檀于支阳(今甘肃旧平番县南),破后秦将张佛生于青石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岭北夷夏降附者数万。后连年与后秦攻战,时与北魏交兵,取黄石固、我罗城、定阳、清水城等地。夏凤翔元年(413),营建统万城(今陕西榆林市西南白城子)为都。以先祖从母姓为“刘”,非礼,改姓赫连氏,以非正统者为铁伐氏。先后与北燕冯跋、北凉沮渠蒙逊结盟示好。连年攻后秦,相继取杏城、上邽、阴密、安定。六年,乘东晋灭后秦还师之机,取长安。称帝,改元昌武,仍以统万城为都,于长安置南台,留太子赫连璝镇守。在位期间,性暴虐,常肆杀无辜及臣下,妄自矜大,名都城4门曰朝宋、招魏、服凉、平朔。卒,追谥武烈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勃孜吾衣

    新疆柯尔克孜族毡帐名。形制与※蒙古包相似。左侧毡壁上悬绣花的“色克切可”,供挂衣帽,犹如汉地大衣柜。右侧角垂帘子,供置放炊具、餐具、食品,兼做厨房和储藏室。两内侧挂着精心绣出各种图案的巨幅挂毯或帷幔。

  • 新法

    西夏法律著作。系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之后的修改本。写本,蝴蝶装,页面有23×17厘米、20.5×14厘米、21×13厘米、20×12厘米多种,共1000多页。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西夏的政治、经济、军事

  • 宁蒙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府”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缔结的协定。1941年春汪伪政府代表周佛海与伪蒙疆政府代表李守信等在日本操纵下,于青岛签订。以共同“反共”为宗旨的协定。伪蒙疆政府承认汪伪南

  • 平原郡王

    金封爵。世宗大定十年(1170)李石受封。石,辽阳人。耶律宗辅妻弟,世宗母舅。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海陵王时,托疾返里。世宗即位,定策有功。大定七年(1167)拜司徒,兼太子太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坵塘关

    关隘名。云南丽江军民土知府设,在丽江、鹤庆山界上,目的是“以严出入”。没有土司的允许,远来者到此必止,不得擅行,朝廷派来的“通安诸州守”也只能驻在省中,即使“诏命”到来,土司也只到关口迎接。

  • 诺色波罗

    见“那色波”(930页)。

  • 曹元德

    ?—940五代时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长子。后唐清泰二年(935),父卒,继任。后晋天福二年(937),出巡甘州,与甘州回鹘顺化可汗商议“社稷久远之事”,互以兄弟相称。同年,遣使于辽贺皇太后永宁节。辽

  • 仙米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门源县城以东,东至多隆水与珠固部落相邻,西界加多部落,南接互助县,北临甘肃省永昌县。下辖哈力河、本加、完改、宗哇、苏科诸小部落。千户住格鲁派寺院仙米寺。原为加多部落所辖小部落之

  •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1737—1802青海佑宁寺(郭隆寺)土观三世活佛(一说为二世)。生于凉州彭措隆巴。旺久杰之子。经章嘉在此确认为土观活佛转世。初随阿旺格来嘉措出家受沙弥戒。乾隆十二年(1747),随松巴堪布学法。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