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德祖赞

赤德祖赞

?—755

吐蕃赞普。又作赤德祖甸。汉籍作弃隶缩赞。又名梅奥宗。※赤都松之子。生于丹卡尔宫。唐长安四年(704),嗣赞普位。以沽芒波杰拉松为大相。后贝赤斯为相4年。致力于唐蕃和好,景龙四年(710),与唐联姻,娶唐中宗养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为妻。与金城公主屡促唐蕃和盟,开元二十一年(733),唐蕃于赤岭划界立碑、互市,唐蕃和睦相处。加强与唐朝的文化交流,请汉人任其王子赤松德赞之侍读,学习汉文化。并请汉地和尚摩诃衍纳进藏翻译汉地历算诗书,从此汉地《金光明经》、《律差别论》及医药、历算等相继传入吐蕃。同时遣人赴印度等地学习佛学,带回五部佛经,在桑耶等地分建秦浦、珍桑、查玛、嘎秋、赤孜等五神殿以存佛典。死于羊卓巴采。据今存拉萨之达扎路恭纪功碑,是为其大臣郎氏和末氏所害。

猜你喜欢

  • 穆夫提

    阿拉伯语mufti音译。原意为“法官”、“总法官”,其职司是解释伊斯兰教教法,通常称为“伊斯兰教法说明官”。由高级宗教人士专任,故又成为某些高级宗教人士的称号。※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

    1949年前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办事机构。1940年4月1日在拉萨成立,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设处长、副处长、主任秘书、科长等,兼管国民政府交通部、教育部、中央气象局分别在拉萨设立的无线电台、国民小学、

  • 撒花

    蒙古语音译。源于波斯语。又译撒和、扫花。《元朝秘史》释为“人事”。(1)指馈赠礼物或宴请客人。《观堂集林》:“人事,犹云人情也”。“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以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群者款之,名曰撒和”。把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察克布拉克接本部中末后旗界,西至讷固尔格图乌苏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温都尔哈喇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库特肯额里雅山接车臣汗旗。有佐领3。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 高句骊

    古族名与古国名。省称句骊,《魏书》等作高句丽。公元560年北齐废帝封其王为高丽王,自此亦称高丽。为古貊族一支,有说即《周书·王会解》中之高夷。汉武帝破卫氏朝鲜后,以高句骊地因其名置县,

  • 宝得

    又作“宝敦”,蒙古语音译,意为“大牲畜”。旧时蒙古牧民向封建主交纳赋税的计算单位。每个宝得的牲畜数量,依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按规定,维护生活所必须的牲畜免交赋税,多余者一律交纳赋税。阿拉善旗以30只骆

  • 瞎征

    ?—1102宋代青唐(今青海西宁)主。又名邦彪篯。※阿里骨子。初受宋封鄯州防御使。绍圣三年(1096),父卒。十月,继承王位,次年,受宋正式册封为西蕃邈川首领、河西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性嗜杀、多疑。听

  • 克孟牯羊苗

    见“康佐苗”(2101页)。

  • 河间地带

    见“河中地”(1506页)。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