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冬河卫
见“渚冬河卫”(2117页)。
见“渚冬河卫”(2117页)。
蒙古部落名。为不鲁勒札儿—朵豁剌因(不丹札儿—朵豁兰)或朵豁剌歹之后裔,属尼伦蒙古人,同成吉思汗血缘较近,据《元朝秘史》,同为蔑年土敦后裔。在※“十三翼之战”中,该部与答里台、火察儿等组成一翼,助成吉
又作火布。一种耐火纺织物,类今之石棉布。或脏,以火烧之,则“皎洁凝白”,故曰“火浣布”。产于大秦(即罗马帝国)。常用来交易或贡献。为历代中原王朝所称奇,誉之为“奇布”。
? —527北魏末羌人起义首领。※莫折太提之子。魏明帝正光五年(524)六月,随父起义,据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同年,父死,袭领其众,自称天子,建号天建,置百官,大赦。十月,遣都督杨伯年、樊元、张朗攻
见“赖和木图拉”(2314页)。
东晋南北朝至宋代豫州西阳郡境内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五水地区诸少数民族的总称。以五水为名,故称。亦泛称豫州蛮或※西阳蛮。相传为古代廪君蛮之后裔。汉代称※江夏蛮。分布在今鄂东及皖西南的大别山与
景颇族传说中始祖人物之一。当时以采集野果和用木棍打野兽充饥,不会用火,以树叶、树皮为衣。代表景颇族先人原始采集狩猎时代。
古郡名。①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置。治所在※夜郎县(今贵州关岭境内),与牂牁、朱提、建宁3郡相邻,辖地在豚水(今北盘江上游)两岸,包括今贵州省六盘水、贞丰、兴义、普安及云南省富源等地。南朝梁大宝元
?—980辽代中期学者。字乙辛隐。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于越※耶律洼之庶孙。史载其颖悟好学,专攻翻译,善诵诗,惜译作、诗作今皆不传。辽景宗朝入仕,保宁年间,补御盏郎君。乾亨元年(979),宋兵围南京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五代时期又称哈罗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见“宰相府”(19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