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许亨植

许亨植

1909—1942

朝鲜族抗日将领。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第一大队队长。1935年初,以哈东支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二团团长,后调任三团政治部主任。是年冬,率三团官兵在黑龙江省五常县高丽营子伏击日伪军,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1936年升任抗联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根据省委指示,率一师在铁力县境内粉碎日伪军“围剿”,拔除一些警察据点。翌年初,率部返回依东地区,接任该地区办事处主任。七月,受命为抗联第九军政治部主任。后调任三军第三师师长。1938年8月,三、六、九军为冲出敌人包围圈,决定联合向西北突围,成立西北指挥部,任临时指挥部参谋长,具体指挥3个军突围事宜,并亲率第三军三师将士多次击败日伪“讨伐队”。为粉碎敌人的“讨伐”,坚持抗战,突围至兴安岭西麓后,三、六、九军与十一军在1939年5月整编为第三路军,任总参谋长。第三路军后缩编为四个支队,兼任十二支队政委,率支队在肇州县一带展开游击战争。1942年7月,到巴彦、木兰等县指导各小分队工作,8月2日与警卫员在邵凌河露宿,次日晨突被敌人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泉皋之戎

    古族名。戎的一支。居河南伊、洛二水间。周襄王三年(前649),襄王异母弟王子叔带阴谋篡位,引其与伊洛、扬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洛邑(今河南洛阳西),焚东门。襄王出奔于郑,向秦、晋告急。晋惠公伐戎救周。

  • 矩州谢氏

    见“谢法成”(2301页)。

  • 贰师城

    西域古城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不肯予汉,并杀求马汉使,夺其财物。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兵进大宛。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与贰师同名异译。原苏联考古工作者在奥什西阿拉万河旁

  • 元叉

    ?—525北魏宗室。字伯僬,小字夜叉。鲜卑元氏(拓跋氏)。京兆王※元继子。宣武帝元恪时,任员外郎。娶灵太后妹为妻,及太后临朝,授通直散骑侍郎。妻被封为新平郡君,迁冯翊郡君,任女侍中。威势日盛,历迁散骑

  • 归仁铺

    古地名。在今广西南宁市北郊三塘地方。为侬人(今壮族先民)居地。属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北宋皇祐五年(1053)正月,※侬智高起义军与宋将狄青大战于此,侬军大败,史称“归仁铺之役。”

  • 北昌

    见“蒲昌县”(2319页)。

  • 何和礼

    见“何和理”(1086页)。

  • 郑公厚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都城人。瑶族。正德十四年(1519),与韦公炳在都城山区聚众反抗官府,自号通天大王,公炳称通地大王,并联合封川归仁乡壮族首领、铲平王蒙公高,率众3千攻打封川县城,杀指挥张鼐、

  • 抚黎章程

    清末广西提督冯子材镇压海南岛陵水、崖县等地黎族人民起义后所制“善后”方案。共12条,其内容主要是:开辟十字大路,使来往畅通;屯兵要冲之地,安营弹压;分设抚黎局,委任黎族上层为局以下各级头目,令其自为约

  • 康济鼐

    ?—1727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康济鼐·索南杰布,又名岱青巴图尔。后藏南木林人。藏族。曾任拉藏汗之“仲意”(秘书),为阿里地区总管。康熙五十六年(1717),闻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侵扰西藏,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