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秦

西秦

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乞伏氏所建。初依附前秦,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乘前秦兵败势衰之机,聚众10万,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85)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改元建义,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12郡,筑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以居,史称西秦,割据陇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相继败鲜卑大人密贵、裕苟、提伦3部于六泉,高平鲜卑没奕于、东胡金熙于渴浑川,鲜卑越质叱黎于平襄,势力渐盛。建义四年(388),弟乞伏乾归继位,加称河南王,迁于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黄河南岸)。收降南羌独如、鲜卑豆留䩭、叱豆浑、卢水胡尉地跋,连败鲜卑大兜国、后凉吕宝、氐王杨定,尽有陇西、巴西地。太初十三年(400),迁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不久为后秦姚兴所败,投奔南凉秃发利鹿孤,继降后秦,失国8年。晋义熙五年(409),乘后秦兵乱之机,聚众称秦王,复国。破后秦,取金城、略阳、南安、陇西诸郡,败南凉于岭南,击西羌于罕,破吐谷浑于赤水。西秦更始四年(412),子乞伏炽磐立,连破吐谷浑,灭南凉,败北凉,降乙弗鲜卑,势盛。建弘九年(428),子乞伏暮末继位。因政刑酷滥,部民多叛,势衰。永弘四年(431),为夏所灭。共历4主,凡47年。附西秦帝王世系:

猜你喜欢

  • 咸之战

    春秋时长狄与卫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以赤狄潞氏为首的赤狄、白狄、长狄、众狄等北狄联盟发生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长狄不满赤狄的役使脱离赤狄,同时进击齐、鲁,被鲁叔孙

  • 部族官

    辽代官制。又称北面部族官。为管理部族事务的官称,属北面官列。辽自太宗得燕云16州,境辖汉族突增,为适应需要,对境内各族采用“因俗而治”之策。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制,分

  • 探马赤军

    蒙古国和元代由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又译“探马臣”、“探马军”。关于“探马”一词的含义,诸说纷纭,有“先锋”、“矫捷者”、“镇戍兵”、契丹语“挞马”(扈从)、汉语“探马”、“管理官”、“烙印”等诸说,今

  • 河西字大藏经

    见“西夏文大藏经”(714页)。

  • 呵

    契丹传说中的远古国主。见载于《契丹国志》。常居穹庐,有事方出,戴野猪头,身着野猪皮。后因其妻将猪皮窃走,不复在。

  • 克兴阿

    ?—1879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倭勒氏。御前侍卫※高喀鼐之子。咸丰四年(1854),随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克临清,加副都统衔。次年,赐号伊勒固尔巴图鲁,授正红旗蒙古都统。八年(1858),驻防天津海

  • 亦儿坚

    蒙古语音译。又作亦儿格。《元朝秘史》、《华夷译语》均释为“百姓”。由于各氏族联合体的不断形成,古代蒙古氏族(斡孛黑)经常处在变动之中,不固定,氏族的孤立状况被打破,血缘联系削弱,地域联系加强,人们结成

  • 川滇边务大臣

    参见“边务大臣”(655页)。

  • 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

    1182—1251乌思藏著名高僧。藏传佛教萨迦教派萨斯迦五祖之第四祖。出身于藏地区萨斯迦款氏家庭。原名班丹顿朱,幼从师受戒,出家学法,改名公哥监藏(又作贡噶坚赞)。宋嘉泰四年(藏历木鼠年,1204),

  • 忒耳迷

    见“呾蜜”(1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