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善后事宜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奸”论处;清查蒙古户口,立具清册,收存青海衙门,以便查核;禁蒙古穿戴藏族衣帽,混入藏区;循化、贵德两厅同知不拘用旗、汉人员,以资治理;河北蒙古25旗为避藏族抢掠,移居日月山卡内和丹噶尔汛内,令官兵进剿,使蒙古人返回原住牧地游牧,设立鄂博,明立地界,蒙、藏各守界限,不许混杂。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奸”论处;清查蒙古户口,立具清册,收存青海衙门,以便查核;禁蒙古穿戴藏族衣帽,混入藏区;循化、贵德两厅同知不拘用旗、汉人员,以资治理;河北蒙古25旗为避藏族抢掠,移居日月山卡内和丹噶尔汛内,令官兵进剿,使蒙古人返回原住牧地游牧,设立鄂博,明立地界,蒙、藏各守界限,不许混杂。
见“李氏实录”(1045页)。
西域古国名。王治精绝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80,口3300余,兵500。国王之下设都尉、左右将、译长各1人。居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汉曾于其地置※司禾府
见“鲁日歌乐舞”(2268页)。
元朝宗王。又译乃蛮台、乃蛮歹、乃马带等。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塔察儿子。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同族叛王乃颜被执杀后,因其未附逆同叛,受命代统乃颜军。二十六年,败乃颜党
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制度。又称“阁的木教坊制度”或简称“阁的木制度”。“阁的木”,系阿拉伯语“古老”之意,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最古老的教派,亦称“老教”或“老派”。此制是老教以教坊为基本单位的一种宗教组织制度
见“大隔蔑”(90页)。
北齐官员。字士欣。匈奴赫连氏,夏国主赫连勃勃之后。北魏永安元年(528),以军功为济州别驾。普泰元年(531),高欢起事后,劝济州刺史侯景背离尔朱氏归附欢。授林虑太守,在郡期满,改临漳令。天保(550
见“讷殷部”(920页)。
参见“八关”(22页)。
见“俺答汗”(18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