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1900余,兵730。国王之下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等。汉初属匈奴。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以后并于车师后部王。北魏时复立,称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1900余,兵730。国王之下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等。汉初属匈奴。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以后并于车师后部王。北魏时复立,称且弥国。
见“月即别”(374页)。
又名云接寺塔。俗称中寺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中京道光中府(今辽宁朝阳)。在今朝阳东凤凰山(古称龙山)上,现存佛寺上、中、下三处,山顶为上寺,下行一里为中寺,下寺居山腰。上、中寺各有塔遗存。上寺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明代四川马湖府土官。彝族。土知府安济侄。继袭马湖府(治今四川屏山县)土知府后,于洪武七年(1374),遣弟阿穆上表贡马,因未亲至,太祖朱元璋以“非奉上之道”为由,拒收贡马。十二年(1379),复进香楠
1856—1906清末云南干崖土司。傣族。受封干崖宣抚使,任内,以英军屡侵中国边境,受清廷命数派兵筹粮,保卫境土,均尽防御之责。遣长子刀安仁率土兵驻守边防,与英军作战。中英会勘滇缅边界时,奉命随中国查
?—158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属部委兀慎领主。蒙文史籍作炳图伊勒登,汉籍又译作兵兔、宾兔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四子,与鄂尔多斯部吉囊孙宾兔同名。领委兀慎部。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俺答汗进入西
明代蒙古官名。蒙古语音译。协助领主管理部落内外事务。王士琦※《三云筹俎考》称:“宰牙气,是主外国大事及本部落夷甲之事好人”。“好人”,蒙古语音译为“赛音库蒙”(赛音洪),意为大官、贵人、上等人,亦作“
?—1738清朝大臣。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孙,博木博什台吉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从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五十七年,授二等台吉。五十八年,擢散秩大臣。六十年(1721
民国时期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1933年改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置。下设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治所在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辖5个区:一区从空克空炯到鼻鼻力;二
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