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北周天和年间(566—572),蛮帅※冉令贤起义失败后,与子弟俱被杀,骸骨积于水逻城(今四川奉节县东)侧,蛮蜑见之大哭。蜑民,一说为槃瓠蛮之后裔,与莫徭或今之瑶、畲族有渊源关系;一说与土家族关系密切。 ②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又作蛋、疍。因被封建统治阶级歧视,世代以船为家,自为婚姻,不得陆居。清雍正时始解禁令。其民画蛇以祭,自云龙种。以采珠、捕鱼为生。蛋船、蛋酒颇享盛名。

猜你喜欢

  • 王孤

    即“汪古”(1120页)。

  • 僧衮扎布

    ?—1742清朝官员。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固山贝子善巴喇什次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五十八年(1719),尚郡主,封多罗额驸。

  • 波路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洛阳伽蓝记》作钵卢勒,《高僧传·智盌传》波崙。《大唐西域记》钵露罗。《新唐书》大勃律、布露。清《西域图志》博洛尔。即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当地居民属藏族,操藏语。号称

  • 九府十八州

    唐代建置于回纥地区的羁縻机构。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起相继置。初设6府7州(参见“回纥州府”条)。后以南迁者日众,遂扩充为9府18州。据《新唐书·地理七》,9府分别是:达浑都督府,以薛延陀部置,侨

  • 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 普安州土判官

    明贵州彝族土官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普安路军民总管府,彝族首领金龙任军民总管府怀远大将军,又晋曲靖宣慰司宣慰使。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普安路为府,授适恭为世袭土知府。死后由普旦继袭。永

  • 格桑土登旺秋

    1858—1916清末民初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四世活佛。藏族。生于金沙江畔之扎喜拉垅地方。5岁迎入拉卜楞寺坐床,由喜饶嘉措受沙弥戒。20岁赴前藏入哲蚌寺郭芒扎仓,以洛桑朗杰为师,学习4年返回多麦。43岁

  • 循化营

    见“循化”(2258页)。

  • 石抹憨塔卜

    见“石抹咸得不”(456页)。

  • 塔儿忽台希怜秃

    见“塔儿忽台”(2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