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古乃
见“梅古悉”(1979页)。
见“梅古悉”(1979页)。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土默特后翼旗,西界喀喇沁右翼旗,南界盛京边墙,北界敖汉旗。元属大宁路,明为泰宁卫地,嘉靖后,蒙古小王子后裔图们居此,所部因号土默特。天聪三年(1
古族名。今纳西族。汉晋时从古氐羌中分衍出来。《华阳国志·蜀志》越巂郡定笮县:“县(定笮)在郡(越巂)西,渡泸水、宾刚徼、曰摩沙夷”。泸水指今雅砻江;刚徼在今丽江一带;定笮县的中心区,即今四川盐源一带。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阿坝卓克基藏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又称“克尔米”,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来源于孤儿或因家贫被卖为奴者,亦有与“家人”结婚降为此等级者。世代为奴,无任何私
西域古河名。见《常德西使记》。《元朝秘史》作兀泷古河。即今新疆北部乌伦古河。下游流入乞则里八寺海(今布伦托海)。宋末元初,龙骨河附近五百里范围以内,有许多汉人居住,种植麦、黍、谷等作物,并利用水力推动
唐时吐谷浑王妃。武氏。武则天皇后侄孙女,燕国公武延寿女。嫁吐谷浑王慕容曦皓,受封此号。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也称区田法。即把物种在带状低畦或方形浅穴小区内的一种耕作法。此法早在战国时就出现,汉时有所发展。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境内干旱,教百姓区种之法,以蓄水保墒,并在区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适
见“慕利延”(2434页)。
藏语音译,意为“盗匪”。见于清代史籍,指西宁廓罗克、四川瞻对等地藏族之在里塘、巴塘纠众抢掠往来商旅及贡物者。乾隆十一年(1746),制订惩处条例,规定:抢劫财物为首者以三九罚,从者以一九罚,赔失主;伤
藏传佛教最高学位名。又作“班智达”、“班弥怛”。是梵语。对精通大小五明(大五明:声明、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小五明:诗、词、韵、历算、戏曲),和精通佛教经典者,始授以此学位。《元史》载八思巴学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