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勒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藏传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一世。原为西藏色拉寺居巴仓喇嘛。清崇德七年(1642),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应车臣汗硕垒之请,将其派往喀尔喀。一说可能即是被五世达赖喇嘛
见“耶律璟”(1304页)。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
见于《蒙古青史》,即“撒尔塔”(2491页)。
清廷为确认藏、蒙地区喇嘛教转世大活佛而制定的制度。“瓶”藏语为“奔巴”,一作“本巴”,“金瓶”亦称“金奔巴”。清廷为防止蒙、藏大贵族在活佛转世时操纵作弊而制定。乾隆五十七年(1792)确立,次年复于《
见“古木河卫”(441页)、“可木卫(一)”(491页)、“古木卫”(440页)。
(975或983—1032) 即辽朝第六代皇帝圣宗之仁德皇后。契丹族。为承天皇太后※萧绰侄女,平州节度使萧思猥女。12岁被选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五月,册为“齐天皇后”。曾监造清风殿、天祥殿、八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尔固突。周文帝※宇文泰子。少好经史,解属文。武成元年(559),封滕国公。建德(572—578)初,进位柱国。三年(574),进爵为王。六
①国名。又作霍罕、敖罕、郭酣、蒿汉。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8世纪初年以前,受制于布哈拉汗国艾米尔。后乌兹别克“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1753—1770)势力扩大,遂置官自立,并占有浩罕、安集延、玛尔
元代土司名。《元史·地理志》有“缥甸军民府”,但无注。《新元史·地理志》谓后至元元年(1335)置缥甸散府。缥甸之名屡见于《元史·爱鲁传》:“至元五年(1268)从云南征金齿诸部,蛮兵万人,绝缥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