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木萨克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尼敦幼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军征喀什噶尔,因年幼,被布拉呢敦亲信阿里雅斯护往珲都斯(今阿富汗东北境)。后移居撒马尔罕、霍占等地。次年,父死。常暗通其父旧属,图谋作乱。五十六年(1791),清廷敕谕浩罕封建主纳尔巴图伯克将其拿解,未果。嘉庆三年(1798),因生活潦倒,疏请归降,由于妻兄从中梗阻,未成行。后死于布哈拉。有子3人:玉素普、张格尔和巴布顶。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尼敦幼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军征喀什噶尔,因年幼,被布拉呢敦亲信阿里雅斯护往珲都斯(今阿富汗东北境)。后移居撒马尔罕、霍占等地。次年,父死。常暗通其父旧属,图谋作乱。五十六年(1791),清廷敕谕浩罕封建主纳尔巴图伯克将其拿解,未果。嘉庆三年(1798),因生活潦倒,疏请归降,由于妻兄从中梗阻,未成行。后死于布哈拉。有子3人:玉素普、张格尔和巴布顶。
西域古地名。见明《西域番国志》。其地二水交流,断崖居中,因崖为城,故曰崖儿。即古交河城。清《西域图志》称招哈和屯,“招哈”为“交河”之讹。遗址为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参阅“交州”(875页)。
书名。广西土司志书。1卷。明田汝成(约1503年生,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壮族土官岑猛、岑璋、赵楷、李寰、黄之事迹,与※《炎徼纪闻》卷一略同
①明代史籍对台湾称谓之一。《明史·鸡笼传》:“鸡笼山在澎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地多深山大湖,聚落星散,无君长”。明代东番即泛指名湾。 ②山名。位于今台湾西北部基隆港口外,形似鸡笼,故名。清
即“土别兀惕”(69页)。
①明代天文学家。回回人。祖籍西域。幼好天文学,长而勤学。洪武(1368—1398)初,同马沙亦黑等来华,入仕“回回博士馆”。于历学、算术、推测,能独出新意,被尊为“回回大师”。著有《回回历》,被明太祖
?—1220金大臣。西南路按出灰必剌罕猛安人。女真族。完颜氏。初充护卫,累官为原州刺史。因在部内买马失职,夺官一阶,降北京兵马都指挥使、宁远军刺史。后官至西京(今大同)留守事。崇庆元年(1212),迁
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民间传统习俗。春节(盍什)期间,人们携带年食、行李从各自村寨聚集到有温泉的地方,搭起帐篷,住上3至7天,每天在温泉中洗浴,有的一日洗浴五六次之多。认为只有如此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
?—1870清朝大臣。字谷山。山东菏泽人。回族。道光二十七年(1897)进士,安徽建平知县,署合肥,吏事练达,以勤明称,精力过人。咸、同年间参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同治三年(1864),任浙江
见“刘渊”(859页)。
①即“丘除车林鞮单于”(593页)。 ②即“耶律苏”(1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