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陶苏斡

萧陶苏斡

辽臣。字乙辛隐。契丹族。突吕不部人。为奥隗部节度使萧里拔之孙。史载其为人谨慎,不妄交。道宗时入仕。清宁九年(1063),国内发生“重元之乱”,举家赶赴道宗行宫,投入平叛。时年尚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累迁祗候郎君,转枢密院侍御。咸雍五年(1069),迁崇德宫使。七年,以讨五国功,由五国节度使加静江军节度使。时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悉改正之。由是触犯权臣耶律阿思,仕途受阻,八年,历漠北滑水马群太保,数年不调。天祚帝即位,乾统年间,迁漠南马群太保。因大风伤草,马多倒毙,受鞭笞300,免官。九年(1109),徙天齐殿宿卫。翌年,因谷价暴涨,宿卫士供给不足,他以私廪接济,遂召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天庆四年(1114),为汉人行宫副部署。俄女真兴兵反辽,攻陷宁江州,天祚召群臣议,他谏曰:“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 (《辽史》卷101)遭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反对,未被纳。致使女真军迅速深入。国内又屡生事。五年(1115),饶州(今内蒙古林西县樱桃沟村)渤海人古欲率步骑3万余起义,招之不下,奉命率兵往讨,六月,擒古欲,屠杀6000余人。是年九月,都监耶律章奴兵变,攻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他与留守耶律大悲奴竭力守御,击退章奴。继受命控扼东路,招集散卒。后以太子太傅致仕,不日而卒。

猜你喜欢

  • 岭表记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失郎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硕隆山卫,并说清代硕隆山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东250里。

  • 博罗兑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郭尔罗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皇太极时,率族众归清。崇德八年(1643),随贝勒阿巴泰征明,至山东。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五年(1648),

  • 敦多布喇什

    见“敦罗布喇什”(2270页)。

  • 瑞洵

    清朝官员。原藉蒙古,隶满洲正黄旗。姓博尔济吉特氏。字景苏,号觉迟、井苏。光绪元年(1875)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累官侍讲学士、科布多参赞大臣。著有《散木居奏稿》25卷,《犬羊集》1卷续编1

  • 苏克素护河部

    见“苏克苏护河部”(1009页)。

  • 且莫车

    见“车牙若鞮单于”(281页)。

  • 牛川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

  • 盘口长颈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颈长,敞口如盘状,故名。整体细长,广肩,鼓腹。为运水器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热水二八地辽墓壁画绘有契丹妇人用此瓶背水的情景,背景是毡庐和毡车,是一幅典型

  • 涿邪山

    即“涿涂山”(2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