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脱因

脱因

①元代汉语白话。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佛教僧人的称谓。一说“脱因”一词系为汉语“道人”的蒙古语译称。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脱因”,义译为“和尚”、“和上”。 ②即“托音”(750页)。

猜你喜欢

  • 捕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

  • 诸蕃志

    南宋地理名著。赵汝适撰。作者曾领福建提举市舶司,对海外情况十分熟悉。录其采访所得,于宝庆元年(1225)成书。书作上下两卷。上卷为国志,收录交趾、占城、宾瞳龙、真腊、登流眉、蒲甘、三佛齐、单马令、凌牙

  • 宣懿皇后哀册

    石刻名。为哀悼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存沈阳市辽宁省博物馆。汉文合

  • 宇文虬

    北魏、西魏武臣。字乐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骁悍有胆略。少从军征讨,屡有战功。北魏永安(528—530)中,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都督。孝武帝初,从独孤

  • 全羊席

    即“整羊席”(2547页)。

  • 乞伏慕末

    ?—431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又作乞伏暮末,字安石跋。陇西鲜卑人。※乞伏炽磐次子。西秦建弘元年(420),被立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五年(424),统军破北凉,徙民2万余口而还。七年,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潭戎

    东汉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澧中(今湖南澧县)人。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率溇中(今湖南慈利、石门一带)、澧中少数民族举兵反汉,烧邮亭,杀官吏。后为武陵郡兵所破,归降。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尔喀河。东至锡林呼都克接呼伦贝尔界,西至沙喇特格克接本部左翼后末旗界,南至什布都尔诺尔接本部左翼前旗界,北至布隆达尔素接呼伦贝尔界。有佐领4。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

  • 耶律明

    见“耶律璟”(1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