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鲁兀也

耶鲁兀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耶鲁兀也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耶鲁”可单成词,辽道宗有一※石烈(相当于“县”,或“乡”)、一瓦里名“耶鲁”。

猜你喜欢

  • 合苏女直

    见“曷苏馆”(1652页)。

  • 阿都抹阶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阿都”意为“主人”,“抹阶”即一种食用棕类乔木林(俗称“达谢”,经加工提取树干中的淀粉供食用)。专指为主人拨给“抹阶”林地经营管理的人役。其林

  • 布农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30779人(1975年)。17世纪时仍主要聚居在中央山脉西侧,从事火耕农业,以灰烬为肥料。采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以来,为了获得新的生产空间,越过中央山

  • 齐巴克扎布

    ①(?—175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乌巴锡子。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至伊犁,于塔本集赛执杜尔伯特巴朗,赐孔雀翎。继赴乌里雅

  • 韩茂

    ?—456北魏将领。字元兴。安定安武(今甘肃镇原县西南)人。匈奴破六韩氏(后改韩氏)。常山太守破六韩耆之子。善骑射,年17,随太宗征丁零翟猛,为中军执幢,升虎贲中郎将。后从世祖征夏国赫连昌,以功赐爵蒲

  • 毋母主

    见“仁美”(315页)。

  • 达如玉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海晏县境内,青海湖东北岸,东至木里沟咀,西至哈尔盖,北至麻皮寺。境内有白佛寺(亦名永宁寺),麻皮寺、新寺三座格鲁派寺院。旧志作达乌默藏,为“环海八族”之一。原居海南贵南县茫拉地

  •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

  • 蒙古字学

    元代专习蒙古文字的学校。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后,于诸路置蒙古字学。由中书省定学制颁行。选诸路府官子弟入学受业,路2人,府、州各1人,亦择优选民间子弟入学,上路30人,下路25人

  • 庆麟

    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班第孙,巴禄之子。乾隆四十八年(1783),授命赴西藏办事,任驻藏帮办大臣。五十三年(1788),廓尔喀兵扰犯藏边,办事不力,听任萨嘉呼图克图及达赖喇嘛之言,私与巴勒布讲和,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