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翁独健

翁独健

1906—1986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福建省福清县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时即从事《道藏引得》等工具书的编篡。193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1938—1939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受业于汉学名家希伯和等人,习对音、勘同之学。后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顾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长于元史、蒙古史及中国北方民族史、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研究。精于中国传统考据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治学谨严,以思虑缜密和讲求科学见称,所著《斡脱杂考》、《蒙元时代的法典编篡》等文,开三四十年代中国蒙元史学界以新的治学方法整理史料、扩宽研究领域的风气,与同时代学者韩儒林、邵循正各以突破性的论著把中国蒙元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同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建国初期曾一度负责北京市教育局行政工作。以后长期在有关学术组织领导岗位上,悉心擘划、建议、推动蒙元史、中国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奖掖诱导中青年学者成材,并多次与其他知名学者共同组织有关民族史重大课题的学术讨论,对中国民族史上若干重大问题所持的观点在史学界颇有影响。曾负责总校《元史》,主编《蒙古族简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分卷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史部分。历被推选为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中亚文化研究联合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 清朝通典

    又名《皇朝通典》。书名。清官修。1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成书。体例与《续通典》同,分为九典。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

  • 撦力克

    见“扯力克”(1054页)。

  • 阿达克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阿达嘎洪。意为“下等人”。为阿拉特(平民)的最下层。多数人没有牲畜,生活贫困,无力缴纳牲畜和其他实物,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对象,有的沦为奴仆,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

  • 湾甸御夷州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1384),置湾甸县,旋为麓川所并。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近麓川,地广人稠,设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治所在今云南昌宁

  • 札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二十年(1484),其首领派族人赴京贡佛像、马、驼、盔甲等物,赐以彩缎、绢、钞等。弘治元年(1488)、六年(1493)、十三年(1500)、正德二年(

  • 涑州

    渤海王国置。因地近涑沫江(一作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为渤海三独奏州之一。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有具体说其在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居辽东半岛,仍以原州名置州统之

  • 西部喀喇汗王朝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 耶律觌烈

    880—935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兀里珍,又作污里轸。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夷离堇※耶律偶思子。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时,以兄曷鲁统率侍卫亲军故,入侍帷幄,不时参与政事。神册三年(91

  • 丁子良

    1870—1935近代新闻家、中医学家。字国瑞,号竹园。北京人。回族。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京到津,在“正兴德茶庄”司帐;常在《直报》、《中外实报》、《大公报》、《爱国正

  • 衙内指挥使

    官名。唐置,唐至宋初,藩镇相沿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为节度使府衙内牙将,统最亲近之卫兵,高一级的称衙内都指挥使。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衙至西夏建国前均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