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若

纳若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陆得、纳渣、莨峨、他留、他谷、支里等。主要居住于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猜你喜欢

  • 郑旻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 兰城守捉

    唐西域军事建置。守捉城之一。时戍边军队大者称军,小者谓守捉。位于于阗(今新疆和田)东。驻有军队,戍卫边疆。与各军、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汲新水节

    壮、布依族新年节,如汉族春节。以农历正月初一为节日,故又称“新年水”。是日拂晓,各寨姑娘们身穿节日盛装,争先到河边、井边去汲新年水。以取得第一桶水为最吉,滴水如金,人喝会聪明勤快,牲畜饮会六畜兴旺,故

  • 粤江流域人民史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来源考证。1册28章。近人徐松石撰。是书通过粤江(即西江)流域古地名、古族名考证壮侗语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发源地及历史沿革。内分“苗、徭(即今瑶族)、僮(即今壮族或

  • 新疆图志

    书名。王树坍等纂。宣统元年(1909)创修,三年成书。全书116卷,约200余万字。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

  • 吹吹腔

    白族戏剧。是在※大本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唱腔有20多种,唱词基本上仍采用“七七七五”(前3句7字,后1句5字为一段)的民歌形式。唱腔曲牌按生、旦、净、丑划分。演唱时主要以白族民间乐器唢呐伴奏,配有锣鼓。

  • 荣州

    政区名,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所辖6州之一(《辽史·地理志》既有荣州,也有崇州,荣州下不记沿革,而崇州下载明为渤海置州,故有清以来,大多认为辽之崇州即渤海荣州,但无定论,一说辽崇州为渤海属县置),领

  • 团隐

    见“耶律隆先”(1320页)。

  • 马诚方

    清末评书艺人。祖籍甘肃永昌县人。后定居北京。回族。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略北京后,生计中断。漂泊江湖,后辗转到北京,遂定居于此。以说中国古典小说为长,成为同治、光绪年间北方著名评书艺人。《水浒

  • 圭茅

    清代台湾高山族“番社”专门储藏作为社饷的谷米仓库。以竹、木和茅草筑成,或方或圆,或三五间、十余间毗连,基高于常屋,每间可容谷300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