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纥石烈牙吾塔

纥石烈牙吾塔

?—1231

金大将。名又作牙古塔、牙吾太、牙忽带,一名志。女真族。纥石烈氏。刚悍喜战。贞祐二年(1214),由亲军出任军中提控,随仆散安贞镇压山东农民起义军,杀伤甚众。四年,迁栏通渡经略使,历任元帅左都监,行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府事,兼武宁军节度使、徐州管内观察使。兴定二年(1218),率兵援泗州,连破宋兵于泗州、盱眙一带。三年,连败宋兵于濠州、滁州等,杀宋统制王大蓬等。五年(1221),大败宋将时青兵,复泗州西域,破团山、贾家诸寨,逼濠州。元光元年(1222),以京东便宜总帅兼行户、工部事。次年,率兵渡淮,败红袄军于朱村、孝义村。破叛将纳合六哥于邳州,以功进官一阶。正大三年(1226),蒙古攻西夏,以灵宝总帅,与陕州总帅完颜讹可议援西夏之策。翌年,复取平阳。六年(1229),与枢密副使移刺蒲阿等援庆阳。七年,战于大昌原,解庆阳围。升左副元帅,屯京兆(今陕西西安)。恃兵不听朝廷节制,喜用鼓椎击人,世称“卢鼓椎”。八年,为蒙古军所迫,弃京兆东还。五月,病死阌乡。

猜你喜欢

  • 埃拉加里

    见“拉加里赤钦”(1372页)。

  • 三教理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的教育理论。藏文作“曲松”。“曲”一般专指“佛法”之“法”而言,但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初订吐蕃制度章程时,佛法尚未正式兴起,而“法”之意义亦多不知其真谛。故“三教理”中之“曲”字应做一种

  • 巴巴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简称“巴巴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清札萨克一等台吉※祃木特长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父被留居北京,应召至京与聚处,授四等台吉。四十四年(1779),父死,受命降袭二

  • 苏毗羌

    隋、唐时诸羌之一。因其首领姓苏毗,故名。分布于今西藏西北部羌塘地区与青海西南部。世代以女性为王。辖3万户。6世纪中叶以前,苏毗与西域各国及印度均有贸易往来,以金沙换取所需,经济文化发达,故得以统一藏北

  • 瓦莫

    傈僳语音译,意为“卖工”。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贫困农户(刷扒)等为生活所迫,向头人、富裕户等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的一种方式。有临时的和长期的两种。无论哪一种,所受的剥削都较重。一般一个劳动

  • 马少宣

    1867—1939清末民初工艺美术家。名光甲,字少宣,以字行。北京牛街人。回族。擅长内画,与知名内画家周乐元、叶仲三、丁二仲等齐名。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精。人物画与书法最具特色。人物

  • 桑吉波纳

    唐代吐蕃官名。藏文写作“gsanggi pho nya”,直译为“机要使节”、“机密信使”或“密使”。此职见于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伯字1089号卷子。其职是“使节”,执行机密旨令的传达任务。

  • 彭错策旺

    ?—1865清代西藏贵族。藏族。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之父。咸丰八年(1858),由金瓶掣签确定其子为十二世达赖喇嘛呼毕勒罕。次年,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准戴花翎。噶厦政府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

  • 兀儿失温河

    元代河流名。又译乌尔繖河、乌里顺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乌尔逊河。南源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北入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据《元朝秘史》,蒙古国建立前,塔塔儿人一部分居该地。蒙古诸部联盟首领、成吉思汗

  • 海兰泡事件

    沙俄侵略军屠杀中国边地居民的事件。海兰泡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瑷珲地区五道霍洛对岸,为精奇里江口西岸及黑龙江北岸所夹的半边盆地。原是中国领土孟家屯和黄河屯。1856年,沙俄以武力强行占领,改为乌斯特(结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