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布多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1730),清朝与准噶尔关系恶化,于其地筑土城,令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军万人往驻。寻以噶尔丹策零势炽,移兵驻察罕廋尔,城废。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一人驻扎,辖札哈沁、明阿特、科布多额鲁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及杜尔伯特左、右翼等各旗。同治三年(1864),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地区。光绪九年(1883),又通过《中俄科塔界约》,割占阿尔泰乌梁海西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令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县),统辖阿尔泰乌梁海东部及新土尔扈特和新和硕特二部地,以其余地区隶参赞大臣。1912年,由于沙俄政府策动,被喀尔喀封建主占领,宣布“独立”。

猜你喜欢

  • 白郁久同

    ?—567北周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武帝天和二年(567),乘延州(治今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总管宇文盛率众筑银州城(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党盆)之机,与同族乔是罗,结别部帅乔三勿同,欲举兵

  • 纳合蒲剌都

    ?—1218金大臣。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猛安人。女真族。纳合氏。承安二年(1197)进士,调大名教授,历比阳令、尚书省令史、彰德军节度副使。贞祐二年(1214),调同知西安军节度使事,历同知临洮、

  • 五音所

    见“五因千户所”(267页)。

  • 卜鲁罕

    元成宗※铁穆耳皇后。伯岳吾氏。驸马脱里思之女。元贞(1295—1297)初,立为皇后,大德三年(1299),受册宝。成宗晚年多病,皇后居中用事,多预国政, “大德之政,人称平允,皆后处决”(《元史》卷

  • 海青驿

    专供持海青牌使者乘驿之驿站。见“海青牌”(1939页)。

  • 伊穆河卫

    见“野木河卫”(2045页)。

  • ?夷

    见“焉耆”(2022页)。

  • 马少宣

    1867—1939清末民初工艺美术家。名光甲,字少宣,以字行。北京牛街人。回族。擅长内画,与知名内画家周乐元、叶仲三、丁二仲等齐名。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精。人物画与书法最具特色。人物

  • 真珠叶护可汗

    ?—659唐代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乙毗咄陆可汗之子。原为颉苾达度设、真珠叶护。素与泥伏沙钵罗可汗有隙,结弩失部五部共击泥伏沙钵罗。永徽四年(653)嗣位后,数遣使赴唐求援军讨泥伏沙钵罗。六年(655

  • 包勒

    见“格林包勒”(18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