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堪
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原为田氏子,以功被后赵主※石勒收为养子,遂从石姓。太和元年(328),统兵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收降晋龙骧将军王国、南阳都尉董幼,破寿春,迫祖约奔历阳,掠寿春两万余户归。从中山公石虎攻前赵,执前赵主刘曜。三年,石勒行皇帝事,封彭城王。延熙元年(333),对丞相石虎擅专朝政,排斥异己,独掌军旅不满,与刘太后共谋除之,领军袭兖州,不克,南奔谯城,被石虎部将郭太追执于城父,送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处死。
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原为田氏子,以功被后赵主※石勒收为养子,遂从石姓。太和元年(328),统兵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收降晋龙骧将军王国、南阳都尉董幼,破寿春,迫祖约奔历阳,掠寿春两万余户归。从中山公石虎攻前赵,执前赵主刘曜。三年,石勒行皇帝事,封彭城王。延熙元年(333),对丞相石虎擅专朝政,排斥异己,独掌军旅不满,与刘太后共谋除之,领军袭兖州,不克,南奔谯城,被石虎部将郭太追执于城父,送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处死。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伊犁察哈尔人专称。见“察哈尔营”(2475页)。
①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廉年号。1045—1052,凡8年。②地名。明洪武四年(1371),于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西山(去河州西350里)建保安堡,万历四十七年(1619),复在保安地区筑保安城,隶属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哈剌那惕。※弘吉剌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长子合剌讷惕。参见“弘吉剌”(644页)。
?—692唐朝突厥族将领。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之子。初任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垂拱元年(685),升左王钤卫将军兼昆陵都护,袭兴昔亡可汗,辖五咄陆部,后又拜镇国大将军、行左威卫大将军。如意元年(692
书名。赵至忠撰。凡10卷。至忠亦作志忠,原名英。自幼陷契丹,为人明敏,举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重熙十年(1041)八月,因得罪契丹皇帝耶律宗真而投宋。宋以其为洪州推官,赐绯衣、银带及钱5万,更名至忠。官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里葛斯过邻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
东汉南郡巫县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巫县(今四川巫山东)人。巫蛮。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因郡县收税不均,怀怨恨,屯聚起兵。十四年,和帝遣使者督荆州诸郡兵万余人镇压,义军依凭阻隘,与汉军相持,久攻不破。汉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
1728—1791拉卜楞寺嘉木样二世活佛。名又作恭却吉美旺波。属东氏家族。其父阿旺南木杰为甘南尖扎地区长官。生于尖扎囊热之色康。6岁出家,7岁随伯父东科尔活佛听法,13岁受沙弥戒。后广学佛典。16岁被
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安排八旗官兵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清政府对北京周围500里内广大汉族官民的田地,先后经过3次大规模的圈占:第一次是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令户部圈占近京州县无主荒地及明朝皇亲、驸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