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盍什

盍什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春节。流行于云南怒江、丽江、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怒江地区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这段时期内择期举行。节前家家清扫室内外,在门前正中处的院场上插上数目与家里男人人数相等的松枝,以求来年无灾无病、吉祥如意。节日期间,家家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宰猪杀羊,酿制水酒。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粮食丰收,要将第一臼春出的釉米粑粑放少许于桃、梨等果树上。在吃饭前要先盛一碗饭菜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傈僳族传说谷种是狗从天上要来的)。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身在外地,家人也要为其摆设碗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互相拜年祝福,并聚集于村寨的公共场所一打场地,举行跳舞、对歌、比赛射弩等活动。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还在泸水登埂澡塘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歌会。解放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规定每年公历12月25日为傈僳族盍什节。

猜你喜欢

  • 口外五厅

    见“口外十二厅”(117页)。

  • 杨教化

    1276—1309元朝大臣。唐兀人。失剌唐兀台子。幼事武宗於潜邸,令掌成宗所赐玉印为枢密符令之用,从镇北边。大德十年(1036),以军事入奏京师,且请领岁赐,遇太府卿某遏制执其券不下,即责以大义,且持

  • 贸易亭

    清代设于伊犁等地与哈萨克、布鲁特等进行贸易的场所。亭置营务处或驼马处,由贸易章京经理。亭旁置土堡,供前来交易商队居住。当商队抵达卡伦附近时,守卡官兵即将其人数、货物、牲畜进行登记,并连同所送王公、台吉

  • 德明

    ①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符二年(1099)六月,西夏派遣宋朝的使臣中有德明雅卜裕木攀等人。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②(?—1732)清朝大臣

  • 厥荷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 叶什勒池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又名伊西洱库尔淖尔。《西北边界图译汉考证》作伊西洱库尔。又作雅什里库里。“库尔”、“库里”与“淖尔”皆“湖”之意。即今帕米尔高原上的雅什库里(原中苏待议地区)。

  • 顿珠多吉

    ?—1909清末西藏贵族。藏族。十三世达赖喇嘛之兄。光绪十四年(1888),封公爵,赏宝石顶戴和孔雀花翎。二十九年(1903),与乃穷护法神组织官员会议,唆使官员抨击噶伦,迫噶伦辞职、噶厦解散。次年,

  • 蝚蠕

    见“柔然”(1779页)。

  • 宇文宪

    544或545—578北周宗室。又名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第五子,母柔然达步干氏。初封涪城县公。魏恭帝元年(554),进封安城郡公。北周孝闵帝

  • 迴遮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迴遮也。”藏语译为“迴遮”,举行法事时施食求延命息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