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皇父摄政王

皇父摄政王

清顺治时摄政王多尔衮的封号。皇室迁入燕京后,顺治元年(1644)十月,世祖福临封摄政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通称为“皇叔父摄政王”。五年(1648)十一月,举行郊、庙典礼时,又加封为“皇父摄政王”。例定:凡进呈本章、代拟代批谕旨,皆书写皇父摄政王。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卒,谥成宗义皇帝。八年,福临亲政,以摄政王原心存谋篡为实(以明黄龙衮服入殓为由),削其爵谥,在《罢摄政王庙享诏》书中言:原系多尔衮“自称为皇父摄政王”。今存“红本”(《即“题本”,表面朱批满汉字)有批为“皇父摄政王旨”者,乃顺治六七年前后事。一说是为当时以功加封的最高爵秩,一说乃多尔衮自称。乾隆四十三年(1778),高宗弘历复其爵谥,即和硕睿忠亲王。

猜你喜欢

  • 党兀班

    ?—1337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西平王奥鲁赤曾孙,搠思班子。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西府(在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吐蕃发

  • 宝伊钱局

    清代新疆伊犁钱币铸造机构。乾隆四十年(1775)设置。位于惠远城西街。由抚民同知管理。有炉2座。以乌什、喀什噶尔(今喀什)、喀喇沙尔(今焉耆)等处铜3900斤,本地产铜6000余斤、铅4200余斤、点

  • 源贺

    407—479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

  • 撒拉哈特曼节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又称脑热孜节。主要流行于喀什、墨玉等地。一般在初春举行,意在祈求丰年。届时,亲友欢聚,备酒宰羊,共作“乃玛孜”(祈祷),吃“抓饭”(帕罗)。饭后,青年男女一起跳“赛乃姆”舞,唱欢

  • 差巴

    藏语音译。明时已有此称,意为“负担赋役的人”。藏族农奴制度下构成农牧奴阶级的一个主要等级。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以被农奴主分予少量份地或准予使用草场放牧牲畜,而被束缚于各农奴主的领地上,不准迁徙、逃跑。要

  • 满洲大簪

    土默特等蒙古族地区女子的头饰。因自满族传入,故名。清代至民国初,蒙古族女子长到15岁时,开始改变发式,用簪别住头发使成髻。簪一般用骨或金属、玉、石制作。戴簪以示成年,可以婚嫁。

  • 乌什

    即“倭赤”(1888页)。

  • 智聪

    西夏职官中品封号。西夏语音“丁嵬”。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与能式同一等级。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牌头

    见“乡约”(186页)。

  • 明安额叶齐

    ?—1591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又作明爱额叶齐,汉文史籍译作明安、明罕、明海等。孛儿只斤氏。※吉囊孙,※阿穆尔达喇达尔罕子。驻牧于榆林、孤山边外,在榆林与明朝互市。万历十九年(1591),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