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沙起义

白沙起义

海南岛黎、苗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1939年冬,日寇先后侵占海南岛沿海城镇后,继续向岛内“蚕食”和“扫荡”。采取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大批军政官员纷纷逃进黎、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区,肆意奸淫掳掠和滥杀无辜,激起当地少数民族极大愤慨。从1942年夏始,白沙县红毛峒(今属琼中县)黎族首领王国兴、王玉锦等人与邻近黎峒首领多次秘密策划武装起义,一致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决定1943年农历7月20日举行全县总起义,并杀鸡歃血盟誓,永不叛变。会后分头发动群众,筹备武器、物资。1943年农历7月12日,白沙县城附近的黎、苗群众忍无可忍,在王亚福、符桂森等人的领导下率先起义,先后袭击白沙县政府和驻番打的临高县政府与驻海旺的儋县县政府及当地一些驻军据点。消息传至红毛乡后,王国兴决定把起义时间提前到17日。在起义前一天,王国兴、王玉锦等起义首领却突然遭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联络所拘捕,被关什存村。后王玉锦机智逃脱报信,红毛乡群众得知后,愤怒地拿起火药枪、弓箭、大刀、长矛,于17日凌晨救出王国兴,宣布正式起义,全县各乡皆应之。起义军迅速席卷白沙全境及毗邻地区,歼敌800多(一说300多),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把国民党驻地机关和驻军驱出白沙县境,群众为之欢欣鼓舞。国民党经过月余的精心策划,集中数千兵力进行疯狂反扑。起义群众凭险顽强抗击,因力量悬殊,又缺乏正规武器和训练,最后归于失败,当地黎、苗百姓惨遭野蛮屠杀。王国兴、王玉锦等人率残部分别退至鹦歌岭和什寒山,在深山密林中坚持与敌人斗争,最后还派人找到中国共产党,自是踏上新的革命道路。

猜你喜欢

  • 萧敌烈

    ①辽代将领。契丹族。辽穆宗朝入仕,累官彰国军节度使。时辽联北汉,抗后周。应历四年(954)春,联军为周世宗败于高平(今山西高平),五月,北汉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叛,欲降后周。他奉命救

  • 黄乾曜

    ? —759唐代僚人起义首领。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一带)黄峒人。时称僚人(为壮族先民)。对地方官府横征暴敛,“侵诈系缚”极为不满,与真崇郁等于至德元年(756)在黄峒一带聚众起义,陆州、武阳、朱兰等

  • 奇渥温

    即“乞颜”(122页)。

  • 兀儿速惕

    即“乌斯”(330页)。

  • 契苾葛

    隋末铁勒族契苾部首领。据《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为易勿施莫贺可汗契苾歌楞子(《回鹘传下》作弟)。以勇著称,始为莫贺咄特勤(亦作莫贺咄特勒),辖地近吐谷浑。因居地狭隘,又多疠毒,遂徙热海(今伊塞克湖)之

  • 悦代

    见“悦伐大那”(1927页)。

  • 元禧

    ?—501北魏宗室。字思永,或作永寿。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等六州诸军事。诏以廷尉卿李

  • 舍利

    ①契丹语官名。契丹旧俗,豪民要裹头巾者,需纳牛、驼10头,马百匹,乃授以此官名。多以“舍利郎君”称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叔祖父褭古直的子孙尚称为“舍利房”。初无职事,只为名誉衔,后渐为诸帐官,《辽史·百

  • 任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完颜隈可(一作偎喝)受封。天德二年(1150),与其母太祖妃萧氏同被杀。大安元年(1209),卫绍王完颜永济,封子6人为王,中有任王。

  • 西宁府续志

    青海省方志。光绪三年(1877),西宁知府邓承伟发起主办,邀请西宁办事大臣豫师、西宁道张宗翰协同西宁人来维礼等人依循旧志体例,设局续修,次年脱稿,九年(1883)始印成书。所记起自清乾隆十二年(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