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贵龙运动

独贵龙运动

“独贵龙”亦作“多归轮”等。蒙古语音译。“独贵”意为“圆”,“独贵龙”意为“环形”或“圈子”。蒙古族人民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参加“独贵龙”的人聚会时坐成圆圈,以表示成员的平等身份。在发表会议决议或上书呈控签名时,也均作环形,使人不知首尾,避免暴露领导者,故名。清咸丰八年(1858),由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贫苦牧民在巴拉吉尔(藩吉)等领导下,首先发动“独贵龙”运动,反对旗札萨克强占土地、滥征捐税、苛派差役,取得胜利,迫使封建主作出一定让步。初期带有自发和分散的性质,规模较小,以反对封建、赋役为主,后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武装斗争和人民起义。义和团运动初期,该盟乌审旗、鄂托克旗、札萨克旗在反洋教斗争中也广泛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斗争形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锡尼喇嘛领导的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外蒙古“独立”,采取武装斗争形式,并一度建立革命政权。

猜你喜欢

  • 外尔招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从妻居”,即服役婚。旧时土族的一种婚姻形式。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男子家贫无力支付彩礼或女家富有缺乏劳力而到女家服役。服役年限由媒人与女家商定,少则3年,多至10年。服役起迄时间可分

  • 济宁郡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弘吉剌部主德薛禅曾孙帖木儿驸马受封。

  • 大元

    见“大渤海国”(96页)。

  • 三史国语解

    见“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1671页)。

  • 廉川堡

    古城堡名。故城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史纳村。背靠阿拉古大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及浩门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鲜卑秃发乌孤击败乙弗、折屈等部,筑湟中廉川堡,以为都城。安帝隆安三年(399

  • 白马岭之战

    又作石岭关南之战或关南之战。辽(契丹)与北宋之间一次重要战役。白马岭位于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关城)南。辽景宗保宁十年(978),吴越降宋后,北宋统一中原南方,五代诸国只有北方臣服于契丹的北汉尚存。次

  • 前秦文桓皇帝

    见“苻雄”(1342页)。

  • 巴尔楚克

    清代新疆地名。 ①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乾隆二十三年(1785),设巴尔楚克军台,位于今新疆巴楚县东南比力克勒克里,又作巴勒克勒克。此三地名为同名异译。 ②见《清朝续文献通考》。道光十二年(183

  • 段匹䃅

    ?—322?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疋䃅。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务勿尘子。随父附晋,怀帝(306—313年在位)即位初,封左贤王,率众助晋征讨。永嘉六年(312),与兄段疾陆眷随督

  • 禄鼎坤

    ?—1728清代四川乌蒙府土舍。彝族。因其侄乌蒙土知府禄万钟年幼,而掌府事及兵权。雍正四年(1726),率众反抗清廷改土归流措施。云贵总督鄂尔泰发兵镇压,被招降。随清军围攻乌蒙(今云南昭通市)、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