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川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99),魏道武帝拓跋珪大猎于牛川之南。泰常元年(416),明元帝拓跋嗣自白鹿陂大猎于此。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99),魏道武帝拓跋珪大猎于牛川之南。泰常元年(416),明元帝拓跋嗣自白鹿陂大猎于此。
西夏文书用语。卖地、典当、借贷立契约文书时的见证人。立文约时在此名义下署名、画押。
?—534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侯莫陈氏(后改陈氏)。驼牛都尉婆罗门子。生长于河西,好田猎,善骑射。及河西牧子起事,归附尔朱荣,为荣都督府长统参军,迁大都督。孝庄帝(528—530)初,任征西将军、金
?—1731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俞窟里氏。世居虎尔哈松阿里江。雍正七年(1724),以参领随大将军傅尔丹,由北路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九年,和通胡尔汉诺尔之役,力战阵亡,追赠一拖沙剌哈
地名。今司丕提。北界帕兰山脉,南和东南至马尼山口山脉,西达西喜马拉雅山。原属西藏古格王国,后归拉达克管辖。1684年,拉达克据丁木刚和约,将毕底、古格本部及普让转归拉萨统治。其后拉萨又以毕底送给拉达克
或称仡央语群,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我国贵州省中部、西部,云南省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主要语言有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这个语
①(1281—1311)元朝第三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答剌麻八剌长子。蒙古语尊称曲律皇帝。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受命代之。四年,破叛王海都军
清官署名。初设督捕前、后二司及督捕厅,隶兵部,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隶刑部。雍正十二年(1734),废督捕前司和督捕厅,改督捕后司为督捕清吏司,简称“督捕司”。掌理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事务。各旗凡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798—816唐代南诏第八世王。又作券龙晟、劝龙成、龙蒙盛。乌蛮,姓蒙氏。寻阁劝之子。元和四年(809),父卒,嗣位,受唐封袭南诏王。五年,改元龙兴。数遣使赴朝入贡。费金3千两铸佛三尊,送置佛顶峰寺。
官名。专主护卫南单于事。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十四年,中郎将韩统、刘襄曾先后权行其事,未置官职。二十六年,南匈奴呼韩延邪单于入居云中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