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烧松明楼

火烧松明楼

白族历史故事。取材于唐代南诏王皮罗阁统一六诏的历史事件,经历代口传者不断创作和艺术加工而成,广泛流传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彝、傈僳、回、汉等民族中。内容主要描写南诏王皮罗阁欲吞并其他五诏,以六月二十四日祭祖为名,预建松明楼,召诸诏主共祭而后图之。邓赕诏主妻慈善夫人知其谋,止夫勿往,诏主惧南诏威势不敢不往。临行,夫人以铁镯戴夫臂,洒泪而别。诸诏主在松明楼祭毕酒酣之际,皮罗阁下楼命纵火将诸诏主焚死。待诸诏主妻闻讯前来收尸时,独慈善以铁镯辨夫尸归葬。皮罗阁仰其才貌,欲强娶之。慈善宁死不从,聚兵守城,终因粮尽投湖自杀。故事歌颂了慈善夫人的聪明才智及忠于爱情、反抗强暴的高尚品德。为纪念这位壮烈的夫人,白族人民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这一天,举行赛马(表示夫人火速发兵去救丈夫),妇女染红指甲(表示夫人在燃烧的废墟中寻找夫尸被火烧伤)。又每年七月二十三日夫人投湖纪念日,人们纷纷驾船捞尸。许多白族村庄还将她奉为※本主,尊称为“柏洁夫人”。早在元人张道宗的《纪古滇说集》中就记录了故事的片断,可见故事产生很早。又在白文《白古通纪》(已佚)、《南诏野史》、《僰古通纪浅述》和云南、大理的各种方志中都有著录。民间口传的故事情节比文字著录更为生动,更具有反抗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经收集、整理,已写成长诗和剧本,并搬上舞台,深受各族喜爱。

猜你喜欢

  • 达郭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小木锄。选用天然树丫砍削制成。锄作勾状,勾长10余厘米,柄长约40厘米。用以除草和松土,工效极低,且易损坏。

  • 胡骑校尉

    汉代官名。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初置。统领由归附之匈奴人编组的※池阳胡骑(屯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故名)。俸2千石,下领丞、司马。

  • 头头

    见“杜度”(960页)。

  • 伊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依郭州,领县不详(史只载东平府辖5州共18县)。州治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有在该省依兰县附近等说(详“东平府”)。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似被辽太祖迁至今辽宁新民县至开

  • 苏寅孙

    西夏大臣。年少力学,善属文。夏桓宗时(1194—1205)以世荫授秘书监。天庆九年(1202)正月,被遣使金贺正旦。襄宗应天二年(1207)十二月,又为贺生日使使金。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言无所忌。神宗

  • 朵甘丹招讨司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境。其地与明廷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贡使每年赴京贡马及方物,获回赐如例。其官员依明土官袭替成例承袭。

  • 临河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县长王文墀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线装。上中下3卷。上卷序文、凡例、目录、题名、图、表、纪略;中卷纪略、垦务沿革、赋税、水利、教育、商业、交通、风土习惯、户口、召庙、事

  • 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治所在今四川康定。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该地故元四川行省左丞剌瓦蒙遣理问高惟善等,从打箭炉长河西入朝,献故元所授银印,诏赐文绮、帛、钞等,并命行人钟顺护送回居地。次年,剌瓦蒙

  • 黄金氏族

    又作“黄金家族”。蒙古语称“阿勒坛·兀鲁黑”,“阿勒坛”意为“金”,“兀鲁黑”意为“子孙”、“后裔”。指成吉思汗的家族,即乞颜孛儿只斤氏。蒙古国和元朝时期,作为大汗(皇帝)宗亲,其成员地位最高,享有种

  • 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