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演习

演习

唐代南诏武职名。南诏按照各地区人口的疏密、能出乡兵的多少,划分为大府、中府、下府、小府4级军事组织,每府设主副2将。演习即为大府主将,演览为副将,掌管本府乡兵的调派、训练、兼理行政事务。

猜你喜欢

  • 撒合辇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黧黑”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撒合辇,※纥石烈志宁亦名撒合辇。此词后被满语所承袭,汉译“萨哈良”。

  • 马科雷事件

    光绪十年(1884),英印政府派秘书马科雷领兵从锡金闯入后藏岗巴宗所辖之甲岗地方(地近扎什伦布寺),欲与该地方藏官直接谈判通商,被西藏地方当局识破,拒绝。再派马科雷从海道赴北京,以《烟台条约》中规定英

  • 蒙赶

    ?—1045北宋庆历年间环州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广南西路白崖山(今贵州荔波县境)人。庆历(1041—1048)初,与思恩县区希范、区正辞等联合举兵反宋,建立“大唐国”,被拥立为帝,请巫师设坛祭天,建制封

  • 德哷勒

    见“敌烈部”(1882页)。

  • 元明善

    1269—1322元朝文学家。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清河西)人。鲜卑拓跋氏(元氏)后裔。好读书,强记识,诸经皆有师法,尤精《春秋》。年20,游吴中,已有文名。被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路学正。辟掾行

  •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

  • 麻奴

    ?—124东汉时烧当羌部落首领。※东号之子。初随父降汉,居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东南)。东汉和帝(88—105在位)末,父死,嗣立。永初元年(107),西羌起义爆发,即率部出安定郡西塞,击汉军于令居(今甘

  • 殚汗州

    见“弹汗州”(2130页)。

  • 卜奎至京驿道

    清代蒙古东部地区驿道之一。从卜奎站(齐齐哈尔)西160里至蒙古境内哈代罕站,80里至绰罗站,120里至克尔苏台站,160里至哈沙图站,180里至诺水齐站,140里至伯里额尔格站,130里至奎逊布喇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