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游忤

游忤

纳西语音译,意为“殉情”。旧时纳西族青年男女反抗婚姻不能自由的一种习俗。存在于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带有庄严、浪漫色采,被视为进入玉龙天国的开端,因而少有对死的恐惧感。殉情者身着丽服,携带佳肴,一起来到当地玉龙雪山山麓的芳草地,浪漫地生活几天后,双双吃一种叫“油炖黑草乌”的毒草死去。从不取跳崖、上吊等方式殉情,以保持死后有良好容貌。事后一般要由纳西东巴超度,认为如此方能双双升入天国,在那里自由相爱,幸福生活。若一方死去另一方未死,往往引起纠纷,甚至造成悲惨结局,带来更大痛苦。若皆未能死去,会遭社会歧视,殃及子孙后代。建国前,在一些村寨中,一年有一两对青年男女殉情,甚至一次就是几对。此俗产生原因,有三种看法:一为文化冲突说。认为古代纳西人婚姻自由,儒家文化传入后,变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相爱意识与包办婚姻发生强烈冲突,以此来实现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对古老传统的复旧。二是社会意识强化说。认为纳西族民族史诗《鲁搬鲁饶》(汉译为《铸情》),歌颂一美貌才女不愿嫁给陌生人而与情人殉情的故事。充满对爱情和天国的美化,使人们将之看作美德和崇高的行为。三是对现实不满说。认为阶级剥削日益残酷,人民生活贫困痛苦,青年对前途绝望,加以婚姻不称心,遂以此进行反抗。

猜你喜欢

  • 陈汤

    东汉零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参见“羊孙”(889页)。

  • 阿比里斯

    见“阿布勒比斯”(1231页)。

  • 回婚礼

    朝鲜族传统庆婚习俗。亦称“归婚礼”、“回卺礼”。指夫妇结婚60周年纪念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届时,举行隆重仪式,为盛大婚席。老夫妇身着婚礼服,近亲子孙由长子带头依次走到宴席前,向老人叩头敬酒。继由宾朋

  • 见“狄”(1103页)。

  • 海北

    地名。位于青海东北部、青海湖以北。东南接互助、大通、湟中、湟源等县,西连海西天峻县,南与海南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邻甘肃古浪、天祝、山丹、民乐等县。古为西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于今海晏县设西海

  • 隆布鼐

    ?—1728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隆布鼐·扎西杰布,又名公隆布鼐。西藏拉萨人。藏族。曾任拉藏汗地方政权主管财政的仔本。康熙五十六年(1717),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军侵扰西藏时,受拉藏汗命,赴日喀则

  • 矣格

    宋末元初云南罗武部土官。彝族。为大理37部之一罗武部长、武定凤氏土官一世祖阿而(《明史·土司传》作阿历)之玄孙。世袭罗武部(居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长。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忽必烈以太弟征云

  • 灵岩寺石窟

    见“云冈石窟”(249页)。

  • 永㥣

    清宗室。字嵩山。满族。爱新觉罗氏。康修亲王崇安之子。袭镇国将军。爱好诗文,善书法。诗宗盛唐,书法赵文敏。晚年独居一室,不与人接,诗多散佚。

  • 藏币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铸造、印制及发行的货币。藏语称“额桑”,意为“银两”,又作“藏银”,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旧时,西藏主要经济是以物易物,大部分货币集中少数三大领主及商人手中。西藏最初曾用尼泊尔银币,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