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浪穹诏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立。卒,子矣罗君立。唐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剑川,俘矣罗君,徙永昌(今云南保山市)。凡浪穹、施浪、邆赕,总谓之浪人,亦称“三浪诏”。

猜你喜欢

  • 河套平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为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按地形,有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宁夏青铜峡到内蒙古喇嘛湾之间的黄河两岸,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3部

  • 僧伽跋摩

    ①唐代佛教高僧。康国人。少年出家,游步长安,以戒行清严显名。显庆(656—661)年间,受命随使团出访印度,于大觉寺献大法令。又于菩提陀内无忧树下,雕刻佛像及观自在菩萨像,技法精绝,时人称叹。回长安后

  • 林宽

    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锦屏县启蒙乡人。侗族。洪武三十年(1397)因明朝在当地增兵设所,强化统治,遂组织农民暴动,攻下龙里(今锦屏县属),捣毁龙里守御千户所,进军新化(今锦屏县属)、平茶(今湖南靖

  • 郁江

    河流名。“郁”,出于古壮语“河流”之意。亦名“郁林江”、“骆越水”。西江上游。流贯今广西南部。北源右江,南源左江。起自邕宁合江村(亦称宋村),经南宁市、邕宁、横州、贵县,至桂平县城,与黔江汇合后称浔江

  • 亚东

    县名。藏语称“卓木”,亦作“卓莫”。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部一座重要边境小镇。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英国侵略者的压力下,清政府又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续约》,规定开亚东为商埠。是中国西藏与不丹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波依阔

    即“贝阔”(314页)。

  • 南园漫录

    杂史。明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即今江苏南京人,祖籍云南保山)撰。约成书于嘉靖五年(1526)。内容颇广,记载和考证滇事的有30余条,多可取,言边事更详实。如卷2“麓夷”条,卷7“夷种贵”条,“猛密

  • 馆觉

    明代藏区古地名。在今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南境。永乐四年(1406),其地名僧宗巴斡即南歌巴藏卜遣使入贡明室,被授为灌顶国师。次年,永乐帝封其为※护教王,赐金印,诰命。后,其地政教首领依定例入贡,并奉朝命修

  • 胏渥氏

    见“叱卢”(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