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没庐·赤洁莫赞

没庐·赤洁莫赞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五王妃之一。又称洁莫准。喜好佛法,躬身修道。约在唐贞元八至十年(792—794)间,敦煌汉族高僧大乘禅师摩诃衍应赞普邀,赴吐蕃逻些(今拉萨)等地弘扬佛教禅宗顿门派观点,一时吐蕃贵族及平民僧俗多其教。印度所传之渐门派观点几乎无人问津,门庭冷落。据《敦煌本顿悟大乘正理决序》载,没庐氏敬信摩诃衍观点虔诚皈依佛门,“剃除绀发,披挂缁衣”,取僧名(比丘尼名)绛求洁(意为“菩提主”)。一心向佛,广行善业,建格吉寺(即格吉切玛林寺),塑造无量光佛等九尊眷属佛像,并按佛经所载规制于吐蕃西部“堆地”建立教规。所建格吉寺颇有特色,壁砖以铅水粘合,寺顶以铜为之,铸铜钟为乐器,以旃檀木为井壁,以供佛圣水,寺内主佛像眉间镶发光宝珠。据钟铭载,原山南昌珠寺铜钟及今存山南桑耶寺之铜钟均其所铸。曾参预订立政务民俗制度,谓之“小法”,规定男人行男性礼节,女人行女性礼节;令富豪放债;于田中竖立人石;规定春秋季节之时间相等。晚年史无记载。

猜你喜欢

  • 世德

    见“硕德”(2029页)。

  • 绍兴和议

    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

  • 沙毕那尔

    见“庙丁”(1498页)。

  • 三伏节

    见“辖里尀”(2445页)。

  • 寿安固伦公主

    1826—1860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宣宗※旻宁第四女。孝全成皇后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下嫁蒙古奈曼部台吉德穆楚札克布,其夫为额驸,袭札萨克郡王,历官御前大臣、都统。咸丰十年(186

  • 刘忠正

    渤海遗裔。其父祖辈于渤海国亡后逃往高丽国。初仕高丽,官左司郎中、知银台事。本无甚技能,然与閤门舍人行简均受高丽穆宗(998—1009)宠爱,出入驺从。即宰臣能否得见穆宗,亦为彼等制约。及康兆作乱,行简

  • 藏语之音译,意为“舅”。吐蕃官名。指同王室通婚的大臣。《补国史》谓:“宦族则曰论”。外戚贵族为官者则称“尚论”(舅臣)。松赞干布初设官职时,设有“三尚一论”辅佐王政。即由三个舅臣及一个王族大臣联合辅政

  • 风神祭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相传夏历二月一日,风神将携带女儿或儿媳降于人间,十五至二十日之间返回天庭。俗信风神带女儿来,则年内风大干旱;带儿媳来,则年内风调雨顺。故百姓往往于当院设坛

  • 罗布桑朱力特木

    1740—约1811蒙古族作家和翻译家。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白旗人。姓卫古特氏。7岁随父学习蒙、藏文。23岁入北京雍和宫当喇嘛,为明安拉布金巴喇嘛的徒弟。36岁时创作《圣人尊卡瓦活佛祈祷瑰宝》一书。39

  • 作涅勤

    阿昌语音译,意为“串姑娘”。解放前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青年男女婚前自由恋爱活动。每至傍晚,未婚的青年男子携带葫芦箫来到心爱姑娘家附近,吹起悦耳的曲调。会心的姑娘听到后便会出来把自己心爱的小伙子迎到家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