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家

民家

白族旧称。名称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唐朝以前云南洱海地区的“名家”或“明家”。杜佑《通典·边防五、松外诸蛮下》云:“其地有数十百部落,……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太平寰宇记》所载松外诸蛮,昆弥国(昆明国)之“名家”与《通典》同。《新唐书·南蛮下》、《通志·四夷传》、《文献通考·四裔考》等释“名家”为“贵族”,即为洱河地区白蛮大姓统治阶级,“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其语言为白蛮语与古代汉语的混合。唐代被南诏统一。宋代建大理国。一说该称始于明代。明朝统一云南后,蒋沐英等所率明军留镇云南,并将内地部分汉族迁往云南,进行军屯。当地白族称军屯户为“军家”,外来军户则称当地土著白族为“民家”,此后相沿成为白族的名称。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改民家为白族。

猜你喜欢

  • 阿速江

    见“乌苏里江”(341页)。

  • 马古禄班

    ?—1895清末撒拉族、回族反清起义首领。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平民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比西麦干率众起义,围攻循化城,兵败,被执送兰州杀害。参见“河湟事件”(

  • 噶尔弼

    ?—1738清朝大臣。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孙,博木博什台吉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从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五十七年,授二等台吉。五十八年,擢散秩大臣。六十年(1721

  • 罗·黄金史

    即罗卜藏丹津所著《蒙古黄金史》(2341页)。

  •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

  • 邱不懃

    即“宇文丘不勤”(901页)。

  • 把匝剌瓦尔密

    ?—1382元朝宗室。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梁王孛罗子。顺帝至正(1341—1368)间,袭梁王位,镇云南。二十四年(1364),云南遭夏明玉珍攻,弃城退保金马山。后征调大

  • 常碌保

    ?—1782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赫舍哩氏。雍正十三年(1735),由闲散袭远祖德禄骑都尉世职。乾隆十八年(1753),授三等侍卫。二十七年(1762),授直隶居庸路营都司。三十五年(1770),迁

  • 额音河卫

    见“兀应河卫”(110页)。

  • 南亚语系

    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最早是德国传教士和人类学家施密特(W·Schmidt)于1906年提出来的。使用这个语系语言的民族,分布在印度、尼科巴尔群岛(印属)、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