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辽
东晋时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护辽。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就六眷之孙(一作弟)。晋太宁三年(325),段末波死后,弟段牙立。以段牙欲徙都为罪,辽率族人攻杀牙,自立。咸和六年(331),受晋封为骠骑将军。同期,被鲜卑拓跋代封为骠骑大将军、幽州刺史、大单于、北平公。九年(334),遣军攻慕容皝。咸康二年(336),复与宇文逸豆归攻皝,兵败。四年(338),为后赵石虎及慕容皝联军攻败,弃令支(今河北迁安西),奔于密云山投慕容皝,相约共攻后赵。次年,举兵反皝,事败,被杀。
东晋时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护辽。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就六眷之孙(一作弟)。晋太宁三年(325),段末波死后,弟段牙立。以段牙欲徙都为罪,辽率族人攻杀牙,自立。咸和六年(331),受晋封为骠骑将军。同期,被鲜卑拓跋代封为骠骑大将军、幽州刺史、大单于、北平公。九年(334),遣军攻慕容皝。咸康二年(336),复与宇文逸豆归攻皝,兵败。四年(338),为后赵石虎及慕容皝联军攻败,弃令支(今河北迁安西),奔于密云山投慕容皝,相约共攻后赵。次年,举兵反皝,事败,被杀。
成吉思汗灵堂八白室所在地。蒙古语音译,意为“多泉”。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苏木。据《成吉思汗祭典》载,该地有巴噶卜拉噶(小泉)、伊克卜拉噶(大泉)、托古噶卜拉噶、莽罕卜拉噶、阿鲁卜拉噶、
清代四川境内土司名。蜀汉马岱后裔,先祖于元代世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洪武八年(1375),置黎州长官司,以马芍德为长官,赐给印信、衣服、绮帛。十一年(1378),升长官司为安抚司,晋马芍德为安抚使。万
见“瓜藤亲”(584页)。
见“儋耳国”(2516页)。
见“萧孝忠”(1994页)。
见“伯言儿”(1090页)。
西夏文类书。西夏刻字司刊印于乾祐十三年(1182)。页面22.7×16厘米,共5卷15章,142类,首尾俱缺,存72面。有诗体序言和目次。正文每面7行,被注释字为大字,释文在大字之下,系双行小字。内容
古族名。初见于晋太康(280—289)中。一说为西迁匈奴之一支,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相近,分布于伊塞克湖周围。史称其兵“便弓马,善矛矟,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羂,策马掷人,多有中者。”前秦建
对回族人的简称。参见回回(779页)、“回族”(779页)。
解放前国民党镇压新疆三区革命力量的事件。1947年2月20日,部分维吾尔族青年,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维文会”(维吾尔文化促进会)集会,强烈谴责国民党在新疆的罪行,并在会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