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昂曲宗

桑昂曲宗

地名。藏名察洼冈,又名察洼隆贝。即今西藏科麦县。藏史十一部落之一。北界昌都,东以鄂宜楚河与盐井接,西连波密。元朝分其地之左贡为上察洼隆;扎宜为中察洼隆;闷空为下察洼隆。清初川兵进藏,多取道于此,设有台站官兵。康熙五十九年(1720),划归察木多呼图克图管辖。雍正四年(1726)会勘划界,以其地赏达赖喇嘛为香火地。西藏地方政府在该地置正、副营官,复于其下设左贡协傲(九品,管理地方缉捕事宜)、冷卡协傲、昌易协傲、闷空协傲及杂瑜协傲。光绪三十年(1904)川康重划界址,渐有磨擦。三十三年(1907),盐井腊翁寺喇嘛结闷空、左贡土官反清,被平定。宣统元年(1909),川军入藏,亦于此遭抗击,经新军程凤翔征讨始收复。民国时期改县。

猜你喜欢

  • 伊希罗卜桑丹津嘉措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三世”(643页)。

  • 缊纥提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西部首领。郁久间氏。※地粟袁次子,※匹候跋弟。父卒,兄弟分柔然为两部,匹候跋继父业居东部,自率部别居西部,据有今河套以北,西至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原服属于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

  • 元显宗

    见“甘麻剌”(428页)。

  • 阿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阿津河卫。清代有阿津河,在兴京(今辽宁新宾县西

  • 布偏

    少数壮族自称。意为“边地居民”。分布在广西防城等中越边境地区。参见“壮族”(888页)。

  • 天方正学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代名经师蓝子羲撰。7卷。成书于清咸丰二年(1852)。作者字煦甫,湖南长沙人。官至湖北武昌府尹。精儒家经典及伊斯兰教典籍。此书以《周易》、《中庸》、宋明理学、阴阳五行说,解释

  • 固木布

    参见“衮布”(2091页)。

  • 度地稽

    即“突地稽”(1758页)。

  • 抚瑶土官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

  • 西康马帮

    系指解放前西康(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拉萨经商的20—30家寺院和世俗商人,赖以运输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所运货物多为川边和内地出产的茶叶、绸缎以及其他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