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色春
见“家素谋”(1947页)。
见“家素谋”(1947页)。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在大拱北门宦教派的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的墓园基础上,逐步扩大建成。民国初曾遭兵燹,古物古画被毁,后逐渐恢复。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红铜山”。又称桑隆、丧惹、沙格里,桑里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桑日宗。1960年,改桑日县。经济以农为主,重要集镇有雪巴。明朝初年
明代西北卫所名。其地元时为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入明后,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是年五月,其地吐蕃诸部往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马,与明通互市。永乐九年(1411)
碑铭。乾隆三十六年(1771)立。是年,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会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以其部众已妥为安置,赏赐有加,因作是记以纪其事,碑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叙其实施安
?—462北魏和平年间氐民反魏首领,雍州扶风(治今陕西乾县东)氐豪。和平三年(462)六月,因北魏安西将军陆真在陇东汧城(今陕西陇县东南)东南筑长蛇镇(今陕西千阳西南,宝鸡西北),欲长期驻兵,镇遏周围
解放前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创办的报纸,1948年8月在伊犁以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1949年1月1日改为日报。重点报道三区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建设成就,宣传国内外政治形势,揭发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推
我国广东省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南部诗洞、永固、大岗、梁村、桥头等乡及封开县与上述地区毗连的长安、金装、七星等乡的部分村庄中。使用这种语言的约有七八万人。
见“相思埭”(1573页)。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
土族语音译。青海互助地区土族民间对歌曲调。因歌词以“唐德尔格玛”为衬词故名。系一种赞歌。相传最初用于赞颂自己的庄廓。后作为宴席曲和婚礼中的问答歌。结婚的头一天傍晚,通常由“纳什金”(娶亲人)在女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