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枫木歌

枫木歌

苗族古歌。流传于贵州东南部地区。全歌以问答叙事形式阐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产生于苗族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时期,从已出现理老、※游方、农耕、饲养家禽、纺织、造房等概念看,略带有后来加工成分。全歌约2000余行,主要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妹榜妹留”及“十二个蛋”诸篇。每篇亦可独立说唱。主要情节是:一位神人找到种子,驱赶神兽修狃(译音,类似犀牛的猛兽)犁耙天下大地,种下种子,又把树苗栽到池塘边。由于误认枫树偷了鸭子,被处罚而砍倒,其树干上生出了妹榜妹留(译音,亦称妹榜留,即蝴蝶妈妈)。妹榜妹留生了12个蛋,由树稍变成的飞鸟鹡宇(译音,指鹡鸽鸟)协助孵化十二年,始有苗族祖先姜央兄弟姊妹及龙、虎、雷出世。至今民间盖房时,均要用枫木作中柱,认为枫木生人,用以象征子孙兴旺。

猜你喜欢

  • 流求土人

    隋时对台湾高山族先民的称谓。古越人后裔,三国时称“山夷”。当时已普遍从事农业,并饲养家畜,据《隋书·流求传》载:“土宜稻、梁、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尤多猪、鸡”。生产工具主要仍为石器,耕作

  • 阿黑麻

    ①(1465—1504)东察合台汗国可汗。蒙古族。※羽奴思汗次子(《明史》作阿力之子,不确)。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1487年羽奴思汗卒,长子※马

  • 一那蒌氏

    吐谷浑氏族、部落名。以部为氏。又作他娄屯、七那楼、乙那楼、那蒌氏、那蒌,后改称蒌氏。本为辽东鲜卑。晋太康年间(280—289),随*吐谷浑西迁甘肃、青海一带,成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政

  • 卜怜吉歹

    元朝大臣。又译卜怜吉带(台)、不怜吉歹(带、台)等。蒙古兀良哈氏。中书左丞相※阿术之子。初任宿卫,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父卒,以勋臣子袭领父军。二十年,与史弼统军镇压建宁黄华起义。二十七年,镇压

  • 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

    见“史继先墓志”(567页)。

  • 布格拉汗

    参见“萨图克·博格拉汗”(2015页)。

  • 徒单公弼

    ?—1221金大臣。本名习烈。河北东路(治今河北河间县)算主海猛安人。女真族。徒单氏。武定军节度使府君奴子,母系金熙宗女。初充奉御。大定二十七年(1187),娶金世宗女息国公主,加定远大将军、驸马都尉

  • 温札德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掌管诵经的僧人。专门负责领全寺僧众诵经,亦称“经头”。凡任此职者,须对经典有较深研究,博览经文,记诵娴熟,学识、能力确为大小僧人所信服。诵经时,声调高下疾徐,倡韵起落转变,何句须鸣指

  • 东四城

    见“阿特沙尔”(1228页)。

  • 杜拉尔

    氏族名。杜拉尔,意为“在河边居住之人”,鄂温克族杜拉尔、涂克冬和那哈他3个较大的哈拉(氏族)之一。分布在纳莫尔河、辉河、格尼河、阿伦河流域。下为毛哄(宗族),诸民族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牧区。自17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