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板升

板升

明代汉人在塞外建立的村舍、田园。亦译作板申、拜牲、白兴等。蒙古语音译。一说源于汉语的“升板筑垣”,一说源于汉语“百姓”。明朝后期,大批汉族兵民迁入※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等地区,“造室力农”,开荒种地,修筑房舍,饲养家畜、家禽,种植蔬菜瓜果等,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租纳税。当地蒙古族把这些房舍、村落、园田及其经营者统称为板升。至隆庆元年(1567),已在土默特地区修筑了大板升12个,小板升32个,并逐年扩大。后来也泛指土木建筑的城堡等,如汉人赵全等助俺答汗筑城,称大板升城。至今在呼和浩特等地仍保留了许多以“板升”、“板”为名的地点、村庄。明末,辽东地区蒙古、女真与明朝交接地带建立的村舍也称作板升。板升对塞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起了良好作用,解决了蒙古、女真等族对部分农、工产品的急需,亦加强了蒙古、女真和汉族的关系,并对部分蒙古族从游牧走向定居起了一定影响。板升一词还说明了蒙汉经济、文化和语言的交流。

猜你喜欢

  • 那兀江

    元代河名。又译那江、纳兀河、纳浯河、恼河、猱河。即今嫩江。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叛王乃颜、合丹据有其地。同年和次年,元军连败叛军于此。

  • 勒墨

    傈僳族对居于云南碧江、泸水一带白族的称谓。详见“白族”(596页)。

  • 刘务桓

    ?—356晋代铁弗匈奴首领。一名豹子。南匈奴单于苗裔,※刘虎之子。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父卒,代领部众。遣使归附代国,娶代王拓跋什翼犍女为妻。聚集部众,势渐盛,复为诸部雄。同时,遣使朝贡于后赵,

  • 元怿

    487—520北魏宗室。字宣仁。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子。幼敏慧,美风仪,甚得父宠爱。太和二十一年(497),封清河王。宣武帝初,拜侍中,转尚书仆射。延昌元年(512),任司空。孝明帝即位后

  • 五寨长官司

    元明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元置。治今湖南凤凰县。明洪武七年(1374)因之。属保靖州军民宣慰司管辖。

  • 商茶

    明代茶法之一。即由国家发给茶引,令商贾至产茶地自买茶叶。初,茶每引100斤,纳钱200文,后增至1000文。不足一引的发给“由帖”(茶由),每由60斤,输钱600文。“茶引”与“由帖”,相当于购销证。

  • 象步虎掌

    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由两人对垒,也可以集体竞技。比赛时,先在地上划条“界河”,竞赛双方分立两边,立稳马步,互相贴合双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运力,努

  • 希基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稷子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达斡尔族旧时吃的稷子米,将稷子加工成米有两种方法,此为其一,即将稷子直接碾磨而成。与另一种经蒸过的稷子米“敖斯莫”不同,有粘性,除作干饭外,还可作糕

  • 吴内格巴克什

    ? —1635后金将领。蒙古正白旗人。初率妻子归附努尔哈赤。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从征乌喇部,以功授三等副将世职。天命十一年(1626),从征明,攻宁远,未下,奉命击觉华岛,败之。以性聪敏,兼通

  • 辇真术纳思

    元代吐蕃高僧。元初置吐蕃之地于宣政院管辖,乃郡县为三,其一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有今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藏族地区。曾任陇西、四川总摄。至元二十八年(1291),为诸路释教都总统;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