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杂昌战役

杂昌战役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由麦克唐纳和荣赫鹏率领的英国侵略军在曲米森谷以欺骗手段偷袭和屠杀大批藏军后,藏军于4月退守杂昌(一译藏昌)谷地。西藏三大寺及后藏热堆寺僧兵2000余人,山南、塔布、工布藏兵及民兵2000余人,在代本扎西林巴、门吉林巴、桑罗等指挥下,在杂昌山谷设伏狙击侵略军。四月九日(藏历二月二十八日),藏军以土枪、土炮、滚术、礌石等猛击敌军,与英军展开白刃战,奋力拼博达6小时之久,毙伤敌人280余人,汝本拉吉、僧兵总指挥桑罗等藏军官兵150余人亦光荣牺牲。此战,表现了藏族人民勇猛杀敌和顽强奋战的精神。

猜你喜欢

  • 一齐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

    官名。满语音泽。“一齐”意为“右方”,“额尔机”意为“边、侧”,“哈分布勒”意为“使通达”,“哈番”意为“官员”。清代通政使司机构中所设的右通政使。为汉缺,设1员。下设“右参议(官)”,满语“一齐额尔

  • 敌烈

    ①见“耶律敌猎”(1318页)。 ②见“耶律敌烈”(1318页)。 ③见“萧敌烈”(1882页)。

  • 哈尔噶斯

    ?—1754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西右翼后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茂济喇克之子。雍正元年(1723)拒从罗卜藏丹津反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为该旗第一任札萨克。

  • 忽汗海

    湖名。即今黑龙江省南部镜泊湖。忽汗河(今牡丹江)由南向北流经此。唐代称为忽汗海,金代作阿卜萨湖,明代又改称镜泊湖,清语呼毕尔腾湖。今沿明称。8世纪中,渤海国曾于湖东北、忽汗河东岸建立国都,为上京龙泉府

  • 刁完

    见“迪万”(1427页)。

  • 益王

    元封爵。一说将其列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斡赤斤后裔买奴由宣靖王进封。

  • 突昏

    唐时西域康国王,月氏人,王族温姓。笃婆钵提孙,父泥涅师死后继位。开元六年(718),遣使献水晶杯、马璃瓶、驼鸟卵、胡璇女子等。

  • 噶哈卫

    见“可河卫”(491页)、“海河卫”(1939页)、“葛卫”(2183页)。

  • 耶律喜隐

    ?—982辽皇族。字完德。小字拽刺。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景宗※耶律贤叔。雄伟善骑射。穆宗时,封赵王。性轻傲不羁,小得志即骄。穆宗召见,不按时至,遂受鞭笞,怀怨。应历十年(960)十月,谋反,

  • 圆牌

    元朝乘驿之凭证。又称圆符。有金、银两种。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史·兵志四·站赤》)由朝廷铸造,由典瑞院执掌,不经